沛沛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另据现代学者考证,认为今本中的黄老道家痕迹是隋唐时期的道士王冰窜入)。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

沛沛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寒热病

皮寒热者,不可附席,毛发焦,鼻槁腊,不得汗,取三阳之络,以补手太阴。肌寒热者,肌痛,毛发焦而唇槁腊,不得汗,取三阳于下,以去其血者,补足太阴,以出其汗。骨寒热者,病无所安,汗注不休,齿未槁,取其少阴于阴股之络;齿已槁,死不治。骨厥亦然。骨痹,举节不用而痛,汗注、烦心,取三阴之经补之。
皮寒热病的表现为,皮肤疼痛甚至不能接近席子,肺主皮毛,开窍于鼻。肺病寒热,故津液无以输布,而毛发焦黄,鼻中干燥,汗出不来。治疗时应泻足太阳膀胱经的络脉以去表热,兼补手太阴肺经的经穴。肌寒热病,表现为肌肉痛,毛发焦且口唇干裂,无汗。治疗时取足太阳膀胱经在下肢有瘀血的络脉除其瘀血,再补足太阴脾经,以达到出汗而愈的效果。骨寒热病表现为病人焦虑不安,汗大出不止。如果牙齿尚未枯槁,说明阴气尚存,治疗可取足少阴肾经在大腿内侧的络脉;若是牙齿已经枯槁了,就是死证,无法救治了。骨厥病也是这样来判断的。骨痹病,全身关节活动不自如,而且关节疼痛,汗出如注,心烦意乱,治疗应补三阴经。

身有所伤,血出多,及中风寒,若有所堕坠,四肢懈惰不收,名曰体惰,取其小腹脐下三结交。三结交者,阳明、太阴也,脐下三寸关元也。厥痹者,厥气上及腹,取阴阳之络,视主病也,泻阳补阴经也。
身体受外伤且出血很多,又受了风寒,或是从高处坠落受伤,以致四肢肌肉萎缩无力,懒得活动,这种病名为体惰。治疗应取病人小腹之下的结交处。三结交就是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和任脉)在脐下三寸处相交的关元穴。厥痹,是厥逆之气由下上行至腹部,治疗应该取阴经或阳经的络脉,但要察明主要病症在何经,若在阳经则用泻法,在阴经用补法。

颈侧之动脉人迎。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婴筋之后,手阳明也,名曰扶突。次脉,足少阳脉也,名曰天牖。次脉,足太阳也,名曰天柱。腋下动脉,臂太阴也,名曰天府。
颈部两侧的动脉是人迎脉。人迎脉上的穴位名为人迎穴,属于足阳明胃经,位置在两侧的颈筋之前。颈筋之后的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名为扶突穴。手阳明经之后是手少阳三焦经的穴位,名为天牖穴。再后面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名为天柱穴。腋下的动脉是手太阴肺经的腧穴,名为天府穴。

阳迎(别本作逆)头痛,胸满不得息,取之人迎。暴瘖气鞕,取扶突与舌本出血。暴袭气蒙,耳目不明,取天牖。暴挛痫眩,足不任身,取天柱。暴瘅内逆,肝肺相搏,血溢鼻口,取天府。此为天牖五部。
阳热邪气上逆于阳经,会出现头痛,胸中满闷、呼吸不利的症状,治疗应取人迎穴。突然失音,气梗塞,应针刺扶突穴并点刺舌根出血。突然耳聋,经气蒙蔽不通,耳失聪、目不明,治疗取天牖穴。突然发生筋脉拘挛、癫痫、眩晕,两足软弱不能站立的,取天柱穴。突然口渴,内脏气逆,肝肺两经脉邪火相搏,导致血上溢,口鼻出血,取天府穴。以上所取的五穴,天牖穴居中,其他四穴聚拢在其四周,因此称为天牖五部。

臂阳明,有入頄遍齿者,名曰大迎。下齿龋,取之臂,恶寒补之,不恶寒泻之。足太阳有入頄遍齿者,名曰角孙。上齿龋,取之在鼻与頄前。方病之时,其脉盛,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一曰取之出鼻外。(方病之时,盛泻虚补。)
手阳明大肠经进入颧部而遍络齿龈的一支,穴名叫大迎穴,所以治疗下龋齿应取大迎穴。恶寒的当用补法,不恶寒的用泻法。足太阳膀胱经入于颧部而遍络齿龈的一支,穴名为角孙穴,治疗上龋齿应取角孙穴,也可取鼻与颧之前的穴位治疗,刚得病的时候脉象充盈,应当用泻法,脉象虚弱就用补法。另一种说法,也可以取鼻外侧的穴位治疗,在患病初期的时候,要遵循邪盛则泻,气虚则补的原则。

足阳明有挟鼻入于面者,名曰悬颅,属口,对入系目本,视有过者取之。损有余,益不足,反者益其(别本作甚)。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眼系。头目苦痛,取之在项中两筋间。入脑乃别阴蹻、阳蹻,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交于目锐眦,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
足阳明胃经循鼻的两侧行于面部,其穴名为悬颅穴,经脉下行联属于口,上行的部分进入对侧的目本之中,因此头痛引动腮部疼痛的,治疗时可以根据情况取悬颅穴,应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否则便会加重病情。足太阳膀胱经通过项部的玉枕穴进入脑室,直接连属于目本,名为眼系,头目疼痛的应在项中两条筋之间取玉枕穴进行治疗,这条经脉由项进入脑,分别连属于阴跷、阳跷二脉,这两条脉阴阳相交,阳入于阴,阴出于阳,阴阳气交于眼内角的睛明穴,阳气过盛时则两目张而不合,阴气盛时则两目合而不张。

热厥取足太阴、少阳(《医部全录》:当作阴),皆留之;寒厥取足阳明、少阴(《医部全录》:当作阳)于足,皆留之。舌纵涎下,烦悗,取足少阴。振寒洒洒,鼓颔,不得汗出,腹胀烦悗,取手太阴,刺虚者,刺其去也;刺实者,刺其来也。
治疗热厥病应取足太阴脾经和足少阴肾经,针刺时应留针一段时间;治疗寒厥病应取足阳明胃经和足少阳胆经,也应该留针较长时间。舌纵缓不收,口角流涎,胸脘烦闷的,是肾阴不足的表现,应针刺足少阴肾经。畏寒战栗,两颌鼓动,汗不得出,腹部胀满,胸脘烦闷,是肺气不足之证,治疗应取手太阴肺经。在进行针刺治疗时,属于虚证的,应该补养其正气;属于实证的,应该祛除其邪气。

春取络脉,夏取分腠,秋取气口,冬取经输。凡此四时,各以时为齐。络脉治皮肤,分腠治肌肉,气口治筋脉,经输治骨髓、五脏。
四季针刺的规律是,春季刺络脉间的穴位,夏季刺肌肉与皮肤之间的穴位,秋季刺气口(指手太阴肺经的穴位),冬季刺五输穴的经穴。一年四季的针刺治疗,各自以季节、时令为取穴的标准,不能混淆。刺络脉间的穴位可以治皮肤病,刺肌肉与皮肤之间的穴位可以治肌肉的病,刺手太阴肺经的穴位可治筋脉的病,刺五输穴的经穴可以治骨髓、五脏的病。

身有五部:伏兔一。腓二,腓者腨也。背三。五脏之输四。项五。此五部有痈疽者死。
人身有五处重要的部位:一是伏兔(大腿外侧);二是小腿外侧;三是背部;四是五脏的背俞穴;五是项部。这五个部位如果发生痈疽,都可能致死。

病始手臂者,先取手阳明、太阴而汗出;病始头首者,先取项太阳而汗出;病始足胫者,先取足阳明而汗出。臂太阴可汗出,足阳明可汗出,故取阴而汗出甚者,止之于阳,取阳而汗出甚者,止之于阴。
痈疽之类的病如果是从手臂发生的,就先取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阴肺经的穴位治疗,汗出而热散,病可得解;病从头面发生的,可以先取颈项部的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针刺治疗,汗出而愈;如果是从足胫部发生的,就先取足阳明胃经的输穴,汗出而愈。手太阴肺经的穴位可以发汗,足阳明胃经的穴位也能发汗。由于阴阳二气的相互制约,因此,若是取阴经发汗而又出汗过多的,可以取阳经穴位来止汗;若是取阳经穴位发汗而汗出过多的,可以取阴经的穴位来止汗。

凡刺之害,中而不去则精泄;不中而去则致气。精泄则病甚而恇,致气则生为痈疽也。
针刺不当其危害在于,已经达到了针刺治疗的效果而仍留针不去的,就会导致人身精气的耗损;针刺时还没有刺中疾病就立即出针的,会使邪气聚而不散。精气耗散过多会使病情加重,形体赢瘦;邪气聚而不散则易引起痈疡。





云浮沛沛软件开发服务中心
粤ICP备2021014029号-1 粤公网安备 44530202000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