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沛庾(yǔ)信,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南北朝时期文学家、诗人。其家“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他的父亲庾肩吾为南梁中书令,亦是著名文学家。
《小暑戒节南巡》
沛沛百川乃宗巨海,众星是仰北辰。
沛沛九州攸同禹迹,四海合德尧臣。
沛沛朝阳栖于鸣凤,灵畤牧于般麟。
沛沛云玉叶而五色,月金波而两轮。
沛沛凉风迎时北狩,小暑戒节南巡。
沛沛山无藏于紫玉,地不爱于黄银。
沛沛虽南征而北怨,实西略而东宾。
沛沛既永清于四海,终有庆于一人。
沛沛
《徵调曲六》
沛沛正阳和气万类繁,君王道合天地尊。
沛沛黎人耕植于义圃,君子翶翔于礼园。
沛沛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沛沛咎繇为谋不仁远,士会为政群盗奔。
沛沛克宽则昆虫内向,彰信则殊俗宅心。
沛沛浮桥有月支抱马,上苑有乌孙学琴。
沛沛赤玉则南海输赆,白环则西山献琛。
沛沛无劳凿空于大夏,不待蹶角于蹛林。
沛沛
《重别周尚书》
沛沛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
沛沛唯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沛沛阳关与故国相隔万里之遥,年年盼望却至今不能南归。只有黄河岸边南来的大雁,秋天一到仍可以自由南飞。
沛沛这首送别诗写于作者羁留北方时送别同僚南归,借送别友人回归故国之际,抒写自己回归无望的悲怆。
沛沛庾信有《咏怀二十七首》,这首诗篇原列第七首。
沛沛诗的开头写自己独留长安不得南返的悲哀。阳关,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南,自古与玉门关同为通往西域的必经之地。庾信在这里是借用,因为阳关已成了“大道”的代称,如同我们把“阳关道”与“独木桥”对举。诗中的“阳关万里道”是喻指长安与金陵之间的交通要道。下句“不见一人归”的“一人”指庾信自己而言,这二句说在长安至金陵的阳关大道上,有多少南北流离之士已经归还故国了。只有我一人不能归故土,这是令人伤心的事。
沛沛“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两句,“河边雁”喻指友人周弘正,这不是眼前的实景,而是一种虚拟,是庾信的内心感觉借助外物的一种表现形式。前已指出,庾、周分别是在早春,这时不可能出现秋雁南飞的实景,即使九尽春回,也只能看到鸿雁北去的景象。这两句诗有两层含义:一是把周弘正的返陈比作南归之雁,大有羡慕弘正回南之意;二是鸿雁秋去春来,来去自由,而自己却丧失了这种自由,以见自己不如鸿雁。沈德潜评这首诗说“从子山时势地位想之,愈见可悲。”这是知人论世之见,于诗歌鉴赏尤为重要。
沛沛此诗表现手法有两个特点:一是借代手法,开头即用“阳关万里道”借指长安至金陵的交通大道。此种手法增加了诗的含蓄美。另一艺术手法是虚拟,“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两句便是虚拟的景物,这种带象喻性的虚拟,使诗歌形象的含蕴更加丰富。可以想见,庾信在长安看到秋去春来的大雁已经二十多个春秋了,他自己不如大雁来去自由的感受已经隐藏多年了。送友人南归时,这种多年积淀在心头的情感一触即發,其内涵非三言两语所能说尽。只有细味庾信的良苦用心,才能欣赏此诗谋篇遣词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