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沛宋应天宋城人,字子政,一作子正。蔡抗弟。仁宗景祐元年进士。历泾州、鄜州通判。知博州,申饬属县严保伍,均博平、聊城二县税。为开封府推官,部修六漯河,复决,贬秩停官。数年后起知南安军、江西提刑。改陕西转运副使、知庆州。夏人犯边,坚守退敌。神宗即位,徙知渭州,治军有方,开地募耕,屡败夏兵。熙宁五年,拜枢密副使。神宗善其训兵之法,颁诸郡以为法。卒谥敏肃。有文集。

《喜迁莺》

沛沛霜天清晓。望紫塞古垒,寒云衰草。汗马嘶风,边鸿翻月,垄上铁衣寒早。剑歌骑曲悲壮,尽道君恩难报。塞垣乐,尽双鞬锦带,山西年少。
沛沛谈笑。刁斗静。烽火一把,常送平安耗。圣主忧边,威灵遐布,骄虏且宽天讨。岁华向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太平也,且欢娱,不惜金尊频倒。
沛沛边塞秋晓,霜天无际,冷气袭人,步出帐外,只见晓色中隐约可见的故垒和低压的黄云下那随风摇曳的枯草。战马在风中嘶叫,边鸿在月下呜叫,陇山上戍卒身穿铠甲,在早寒中戍守。将士们唱着悲壮的军歌,都说皇恩应报。衣甲鲜明的少年将士,深觉从军守边之乐。
沛沛我们在从容镇定之间就把边事平定了。夜间不必击刁斗以警戒,每夜放炳一炬,经常送出平安的信息。朝廷采取守边的策略,对化外之民,也想用仁义去感化他们,而不用武力去镇压,等待他们自己来归附。但在太平时期,我却叹息岁晚难归、年华空逝。边境平静了,暂且尽情欢乐,不要吝惜金樽里的美酒,频频畅饮吧。

沛沛《喜迁莺·霜天秋晓》是宋代词人蔡子政所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边塞词。上阕由景写到人,情绪从低抑到高昂,描绘出边塞景色的凄清和戍边将卒慷慨报国的热情;下阕采用对比手法,表现戍边将士立功报国的共同心愿。全词慷慨雄豪,以边塞生活为主体,歌咏了戍边生活、抒写了词人的爱国情怀,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缕淡淡的忧愁。

沛沛这篇词词人从塞上秋来的异样风光入笔,展开对边防军旅生活的铺陈,表现了将士们立功报国、以苦为乐的精神,同时也是渴望保家卫国却无用武之地的自我宽慰,使得读者产生深刻的印象。
沛沛上片描写的是北方边塞深秋景象。首言「霜天秋晓」,时令已届「白露为霜」的深秋,天刚拂晓。一个「正」字,领起景物环境的描绘。「紫塞故垒,黄云衰草」,景物对举,色彩斑烂。表明词人立足之处已是边防关塞,景物萧瑟苍茫。接着用工整的对句,由环境景物描绘,进入军旅生活的铺陈。「汉马嘶风,边鸿叫月。」宋朝边防军的骏马正迎着凛冽西风呼啸,是对战鬬的向往;南归的鸿雁,在边庭拂晓时的月下飞鸣,给苍茫边塞增添了几分凄清。作为身先士卒的统帅,词人身上的铁甲奈不得陇上早寒,故称「陇上铁衣寒早。」「剑歌骑曲悲壮,尽道君恩须报」。两句通过悲壮的军乐军歌,揭示了边防将士的心理。在「朕即国家」的当时社会,人们视君王与国家为一体,一个「尽」字,突现报效君国为国戍边是全军上下的心愿。正由于以身许国,万众一心,尽管置身早秋的异域,历尽边地的艰辛,人人都能以戍边为乐。「塞垣乐」三字,洋溢着战鬬乐观情绪。一字千钧。「尽櫜鞬锦领」句,描写将士们的装束。又一「尽」字,既见所有将士的飒爽英姿,又见全军上下的严明风纪。「山西年少」四字,点明这英勇的行伍,是由华山以西的少年组成,收束上片。
沛沛下片描写词人渴望保家卫国以及无法消遣的愁思。用「谈笑」二字,承接「山西年少」,进一步展现以「塞垣」为「乐」的英雄群象。「刁斗尽」,意味着夜尽天明以照应篇首。「烽火一把,时送平安耗」,既表明敌情及对敌情的警惕、戒备,又表明边防线上没有战争衝突。「圣主忧边,威怀遐远,骄寇尚宽天讨」。忧虑边患,威震边庭,怀柔远方,这是对「圣主」神宗赵顼的歌颂。「骄寇尚宽天讨」句,既是边防没有战事的原因,又为词人那老却英雄的愁思伏笔。将士渴望报国立功,圣主对「骄寇」却「尚宽天讨」,在这一对矛盾面前,身先士卒的词人,倍觉无有用武之地,故有「岁华向晚」时的「愁思」和「谁念玉关人老」的嗟叹。语辞婉转,含义深沉,是全词眼目所在。这几句,是词人的自我宽慰。「太平也,且欢娱,莫惜金樽频倒」。意谓趁着边庭没有战事,姑且为欢作乐,用「金樽频倒」来浇灌「岁华向晚」的愁思,享受玉关闲置的太平岁月。
沛沛全词突出表现戍边将士立功报国的共同心愿与以苦为乐的战鬬精神,倾诉了帅驻边关唯恐时光空过、老却英雄的忧愁。景物描绘有声有色,形象刻画神采飞扬。言词流利婉转,风格含蓄深沉。词人通过这首词暗讽边防政策的不力又讴歌盛世的太平、渴望早立边功又不安久戍,耐人寻味。十分鲜明表现出词人不愿闲置边地的心思和愁绪。

云浮沛沛软件开发服务中心
粤ICP备2021014029号-1 粤公网安备 44530202000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