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沛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临江仙 · 羽扇纶巾风袅袅》
沛沛羽扇纶巾风袅袅,东厢月到蔷薇。新声谁唤出罗帏。龙须将笛绕,雁字入筝飞。
沛沛陶写中年须个里,留连月扇云衣。周郎去后赏音稀。为君持酒听,那肯带春归。
沛沛
《南歌子 · 怅望梅花驿》
沛沛怅望梅花驿,凝情杜若洲。香云低处有高楼,可惜高楼不近木兰舟。
沛沛缄素双鱼远,题红片叶秋。欲凭江水寄离愁,江已东流那肯更西流。
沛沛久盼不至,惆怅空望梅花驿,欲寄无凭,痴情愁对杜若洲。远处香云弥漫似有伊人楼,可惜高楼远离我的木兰舟。
沛沛捎信的双鱼杳无踪影,题诗的红叶已临深秋。欲请江水寄去我的离愁,江水已东哪肯为我西流。
沛沛《南柯子·怅望梅花驿》是宋代词人范成大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写相思之情。上片写别离的男方盼望对方的消息,深情思念女方。下片写家居的女子怀念远人的愁绪。全篇结构精巧,两片分别描摹男女主人公不同的心理状态,让思念表现得更加真切,更加深刻。整首词以虚写实,以实带虚,虽没有细细描画二人的情态,却塑造出了丰满、真实的人物形象,让人浮想联翩。
沛沛首句“怅望”、“凝情”四字写男主人公遥望远方的情态,可是遥望的人只见天野茫茫,不见伊人倩影,其心中的惆怅自是无以释怀。日日夜夜翘首等待伊人,所寄梅花却盼得一腔愁苦,朝朝暮暮欲采杜若相赠却也枉然。主人公眺望而不得音讯,继而遥想“香云低处有高楼”。他想象着楼上的女主人公愁眉紧锁、凭栏远眺、望穿秋水,便生出千丝万缕的怜惜:“可惜高楼不近木兰舟。”这里,词人以“木兰舟”代指远游的男子,“不近”道出男女主人公之间距离之远,相见之难。“可惜”二字言简意深远,尽着悲观色彩,男主人公无尽的相思、怅惘、慨叹皆在其中。
沛沛较上片而言,下片的情感更加强烈、更加急切,千言万语无从寄送,柔肠百转也是百般无奈。“鱼传尺素”、“红叶传情”这些浪漫的故事并没有发生在男女主人公身上。“双鱼远”、“片叶秋”六个字写尽男女主人公相隔千里却音信不通的现状。
沛沛下片在已经浓厚的情绪氛围中,词人以更加直白的抒写,镂出一种铭心刻骨的相思,这种相思,甚至找不到传达,找不到聊以释怀的寄托。在“缄素”上,词人满可以大诉思念,然而,“双鱼”已遥,有信札而没有信使。红叶经秋而残,不堪题写,更无由递达。古诗词中,“双(鲤)角”“题红叶”总是用以传达情人、恋人间的相思,但在这里,它们都不能替词人转致深情,于是,词人想要借流水以寄离愁,但江水东流,自古而然,不会按人的意愿,西向而去。在这一片里,作者采用了层层设法、似乎要暂不罢休的命意,首先是想寄上“缄素”,不成后又想“题红”致意,最后不得不寄诸流水,而流水东去,毕竟无可如何,这样一而再、再而三,愈趋渺茫地希望而终归失败,离愁到此而将化为一种郁闷、一种不能解脱的痛苦。联系上片四句,两片之间,也是一种递进的关系,前面是在惆怅中罗织相思,后面是在无可奈何中咀啮痛苦,相思无着,苦闷更甚。全词一气呵成,词人所要表达的意绪浓烈而鲜明。
沛沛此词抒写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是作者颇引以为自负的佳作之一。上片着笔于游子,以“怅望”发端,揭示他盼望伊人书信而不得的怅惘之情。接着借《九歌·湘君》句“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来表达他思念之情深。“香云”以下三句则是“凝情”的结果:他心驰神往,想到了伊人居住的烟云缭绕的高楼。作者巧妙地以云之低来衬托楼之高,楼高则楼中之人的孤独寂苦不言自明,感情十分凝重。下片落墨于思妇。过片两句以“鲤鱼传书”和“红叶题诗”两个典故,写思妇也在深深地思念着游子。结尾三句同样以迫切的主观愿望与无助的客观现实的对立,借用反诘语句表达她想方设法要向离人传情又无奈的痛苦之情。上下片两相对应,互诉衷肠,似直而曲,情韵悠长。
《南歌子 · 槁项诗馀瘦》
沛沛槁项诗馀瘦,愁肠酒后柔。晚凉团扇欲知秋。卧看明河银影、界天流。
沛沛鹤警人初静,虫吟夜更幽。佳辰只合算花筹。除了一天风月、更何求。
沛沛
《喜晴》
沛沛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
沛沛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沛沛
沛沛《喜晴》是宋代诗人范成大所写的一篇诗作。范成大喜欢在窗前种梅树,夏可尝青梅,冬可赏梅花。这首诗是说窗前的梅子熟落蒂了,墙角下的竹笋也长成了林。整天下雨都不知道春天已经结束了,天一晴才发现原来已到深夏。
《四时田园杂兴》
沛沛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沛沛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沛沛
沛沛《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诗歌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沛沛这首诗为组诗第二十五首,写于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用梅子、杏子、麦花、菜花,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最后一句以静中有动,显得更静,蜓飞蝶舞,以动衬静。
沛沛《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 · 其三十一 · 夏日十二绝》
沛沛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沛沛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沛沛
《如梦令 · 罨画屏中客住》
沛沛罨画屏中客住,水色山光无数。斜日满江声,何处撑来小渡。休去,休去,惊散一洲鸥鹭。
沛沛
《忆秦娥 · 其四》
沛沛楼阴缺,阑干影卧东厢月。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沛沛隔烟催漏金虬咽,罗帏黯淡灯花结。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沛沛楼阴缺处,闌干的影子静静地躺在东厢房前,空中皓月一轮。月儿照东厢,满天露冷风清,杏花洁白如雪。
沛沛隔着烟雾,听催促时光的漏壶下,铜龙滴水,声如哽咽。厢房里帷幕昏暗,灯儿结了花。灯儿结了花,我只做了一会儿春梦,便游遍了辽阔的江南。
沛沛范成大共有五首《忆秦娥》,都抒写闺怨,这首最精彩。上阕描写春天月夜景色。这是一个静谧的月夜,高楼在树阴遮蔽下露出一角,一轮明月照东厢,栏杆的影子洒在地上。东厢明月照四方,朗月中清风徐来,可一“露”字却露端倪,女主人公深夜不眠,独在月下痴情思念。可无一字直写。下阕写回到楼内闺房的倩影。隔着熏炉的烟气朦胧,计时的铜龙呜咽着,催促滴漏的水声,纱罗的帏帐暗淡,灯花已烧得焦凝。首句的“催”和“咽”以及上阕的“风”都是以动衬静,但多了暗暗的愁恨。灯花焦凝,我进入短暂美妙的春梦,于是有了后面梦到江南的慰藉,以夜月实景起,以春梦虚境止。静谧和温馨掩盖了淡淡的离愁,确别有风味。
《惊蛰家人子辈为易疏帘》
沛沛二分春色到穷阎,儿女祈翁出滞淹。
沛沛幽蛰夜惊雷奋地,小窗朝爽日筛帘。
沛沛惠风全解墨池冻,清昼剩翻云笈签。
沛沛亲友莫嗔情话少,向来屏息似龟蟾。
沛沛
《惜分飞 · 南浦舟中与江西帅漕酌别,夜后忽大雪》
沛沛画戟锦车皆雅故。箫鼓留连客住。南浦春波暮。难忘罗袜生尘处。
沛沛明日船旗应不驻。且唱断肠新句。卷尽珠帘雨。雪花一夜随人去。
沛沛
《惜分飞 · 易散浮云难再聚》
沛沛易散浮云难再聚。遮莫相随百步。谁唤行人去。石湖烟浪渔樵侣。
沛沛重别西楼肠断否。多少凄风苦雨。休梦江南路。路长梦短无寻处。
沛沛
《朝中措 · 天容云意写秋光》
沛沛天容云意写秋光。木叶半青黄。珍重西风祛暑,轻衫早怯新凉。
沛沛故人情分,留连病客,孤负清觞。陌上千愁易散,尊前一笑难忘。
沛沛
《朝中措 · 长年心事寄林扃》
沛沛长年心事寄林扃。尘鬓已星星。芳意不如水远,归心欲与云平。
沛沛留连一醉,花残日永,雨后山明。从此量船载酒,莫教闲却春情。
沛沛向往归居的心已经多年,我仕途上风尘仆仆人已疲倦,双鬓如今已经白发点点。想想看追逐名利怎如平淡之水长远,我隐野的决心之大能比得上天。到那时将有无数一醉方休的流连,我欣赏花开花落,每日都是快乐的一天,更喜爱那雨后明媚的青山。我将用我的小船装满酒,邀好友相聚畅饮不断,再不让美好的情景溜走,徒将我的时光空闲。
沛沛这首词表现了范成大对仕宦生涯的厌倦、淡漠和对归隐山林的向往之情。上片,就云水写怀。“芳意”当指仕宦之情,“归心”则是摆脱官场的退隐之心。词人认为前者“不如水远”,后者却“欲与云平”,所以他才会“长年心事寄林扃”,无时无刻不心向往之。下片,写归隐山林的乐趣。过片三句,设想春景明媚之时,携酒出游,流连一醉,山林间必也其乐陶陶。结尾二句发誓说,从此以后我要载酒船中随意漂游,绝不把大好春光白白错过。全篇表现了一种恬淡的心境,呈现了一个散漫疏阔、洒脱不羁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这首词与辛弃疾那些豪放纵横的词相比较,便会明显地感受到另一种美。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说:“石湖词音节最婉转,读稼轩词后读石湖词,令人心平气和。”我们读这首词,便会有这种“心平气和”的感觉。
《横塘》
沛沛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沛沛
《橙纲》
沛沛尧舜方堪橘柚包,穹庐亦复使民劳。
华清荔子沾恩幸,一骑回时万骑骚。
沛沛
《步入衡山》
沛沛应有人家住隔溪,绿阴亭午但闻鸡。
松根当路龙筋瘦,竹笋漫山凤尾齐。
墨染深云犹似瘴,丝来小雨不成泥。
更无骑吹喧相逐,散诞闲身信马蹄。
沛沛
《水调歌头 · 细数十年事》
沛沛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老子个中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星汉淡无色,玉镜独空浮。
沛沛敛秦烟,收楚雾,熨江流。关河离合,南北依旧照清愁。想见姮娥冷眼,应笑归来霜鬓,空敝黑貂裘。酾酒问蟾兔,肯去伴沧洲。
沛沛细细算来十年宦海沉浮,人在十处度过十个中秋。旧梦未了今秋忽如新梦,飘然人到黄鹤旧时山头。老子今夜豪兴不浅,忽忆当年庾亮守鄂州,天教历史上的聚会重现,我辈今朝宴饮赏月在南楼。迢迢银河暗淡无光,独见一轮皓月当空浮。
沛沛江北烟散,江南雾收,江水平似白练滔滔东流。山河破碎,南北分裂,月光依然照临一片清愁。月中嫦娥冷眼相看,当笑我白发东归,空损貂裘,壮志不酬。我今举杯邀明月,肯否与我结伴共去沧洲?
沛沛词云:“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其实他是“十二年间十处见中秋”,在《吴船录》中他确是“细数”过中秋的十处地点。想起以往十处中秋情景,就为此夕提供了一个对比的对象。此夕如何?“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新梦”,未曾料到,下以“忽到”照应,并传达了惊喜之情。“黄鹤旧山头”指黄鹤山,传说仙人王子安曾乘黄鹤过此,故名。中间嵌以一个“旧”字,似有这样意味:昔人已乘黄鹤去,此日他来仙地游,然则他也是仙矣,他之“新梦”、“忽到”,不也像乘黄鹤飘然而来吗?同时他写的《鄂州南楼》诗道:“谁将玉笛弄中秋,黄鹤飞来识旧游。”也有此意味。“老子个中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此地不仅是仙地,还留有历史遗迹。东晋庾亮镇守武昌时,曾在秋夜登上此处的南楼,与僚属吟咏谈笑,高兴地说:“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世说新语·容止》)显然这里以庚亮作比,又是重演九百年前的南楼会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后人登临前人的旧地,除历史沧桑感外还会由仰慕而生出自豪感,古人做到的事我也做到了,何况作者此时地位亦复与庾亮不相上下。所以他也说:“老子于此兴复不浅也!”“星汉淡无色,玉镜独空浮。”因为“天无纤云”,月明星稀,更显出那轮明月(玉镜)的明亮,它的亮色掩住了一切背景,使得它就象悬浮于空际一样。这两句是对月色的描写,不仅写出了“月色甚奇”,同时也写出了自己的怡情。“玉镜独空浮”,他的神思全然贯注到这轮明月上了,“独”,既表示了月在天际的存在,也表示了月在他心中的存在,他也要跟月一道“浮”了。大凡如此月夜,人们凭高望月,每每会生出超凡脱俗之感,何况在这仙迹胜地呢。写到这里,可以回答:“今夕如何”,真是平生少遇啊!
沛沛下阕仍写月色。“敛秦烟,收楚雾,熨江。”视野更开阔了。“秦”,泛指江北以外的地方,“楚”,指江汉一带。江北江南,长烟一空,皓月当空,月下的江流就象一匹熨平的白练,这景象又是多么柔美。“熨”字下得神奇,又十分生动,使人想起那种平滑之状,与苏轼“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的比喻有异曲同工之妙。正当他神思飙举、游思漫疏之际,忽然清醒过来,面对现实:“关河离合,南北依旧照清愁。”“离合”,这里用作偏义复词,意分裂。眼下情况仍然是:山河分裂,月光仿佛笼罩着无边的“清愁”。这“清愁”,既可以看作是作者的,也可以看作是当夜南北许多像作者这样满怀忧国之情的人的下样望月的人的。这两句是情绪的陡转,但也是有来路的。前面的“秦烟”、“楚雾”已暗示作者在放眼北南两方,就有可能产生河山之异的感触;起拍的“细数十年事”也有这样的内蕴,“十处过中秋”就有一处是在使金途中于睢阳过的,自在此时联想之中。注意句中的“依旧”,可指靖康之后,也可指自使金以后的八年。下面又联想到自己的身世:“想见姮娥冷眼,应笑归来霜鬓,空敝黑貂裘。”姮娥“,即嫦娥。”空敝黑貂裘“,用苏秦事。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不行,黑貂之裘敝,终无成而归“(见《战国策·秦策》)。貂裘敝,形容奔走不止,穷困僚倒。
沛沛作者此时五十二岁,想起十多年间迁徙不定,“不胜漂泊之叹”(《吴船录》)。“归来”,指此次东归。这里借嫦娥嘲笑,抒发了自己华发已生、而功业无就的感慨,也流露出作者倦于风尘游官的心境。这与苏轼的“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同,而与辛弃疾的“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太常引·建康中秋》)异。辛词是主动问姮娥,向白发挑战,表达了作者强烈的进取精神。辛词作于淳熙元年,当为成大所知,只是因经历、心境不同,面对同样的中秋明月而产生了不同的情思。“酾酒问蟾兔,肯去伴沧洲?”“蟾兔”指月亮。“沧洲”,退隐之地,此指故乡。《吴船录》谓:“余以病丐骸骨,傥恩旨垂允,自此归田园,带月荷锄,得遂此生矣。”此次东归他是打算退休的。
沛沛写这首词的四年前他在桂林写的《中秋赋》有这样的话:“月亦随予而四方兮,不择地而婵娟。……知明年之何处兮,莞一笑而无眠。”那时心情是激动兴奋的,现在乘舟东下,鲈乡在望,心情自是不同。举酒邀月,结伴沧洲,写出了他的向往,写出了他的思想上的清静,前面时事、身世引起的忧虑不安消泯了,他又可以尽心尽情地赏月了。
沛沛这首词的下阕也表现作者对国家分裂的哀怒,对岁月虚度的惋惜,统观全词,看来主要还是抒写自己赏月时的淋漓兴致和暂释官务的快慰。所以起笔便以“十处过中秋”起笔,又从神话、历史故事中生出丰富的想象,神气超怡,心胸高旷,以致后幅万里归来的痕乏也未影响它的情致。这首词的意境是豪放、阔大的,风格飘逸潇洒,语言流畅自如,可以看出它受到苏轼那首中秋同调词的影响。
《浣溪沙 · 江村道中》
沛沛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
沛沛浓雾知秋晨气润,薄云遮日午阴凉。不须飞盖护戎装。
沛沛金灿灿的十里平畴,飘来扑鼻的稻香,红艳艳的木槿花开在农舍的竹篱旁,迎风摇曳的毛竹又青又长,青黄相间的累累山果,笑盈盈地挂在枝头上。
沛沛秋天的早晨雾气渐浓,湿润的空气令人清爽。正午的薄云又遮住了太阳,更不用随从张盖护住我的戎装。
沛沛范成大是一位热爱自然、热爱农村生活的诗人,他虽然“累官权吏部尚书,拜参知政事,尝帅蜀,继帅广西,复帅金陵”,但却对乡土具有一种赤子之心的感情,从“不须飞盖护戎装”一语来看,这首小令当写于戎马倥偬之中,写于他军旅生活的江村道上。
沛沛小令上阕写他在江村道上的所见:十里平畴,稻穗已黄,微风袅袅,送来阵阵新谷的芳香,而那素净的木槿花在农家篱笆前飘落下片片洁白的花瓣,丛丛的青竹间缕缕游丝正在秋天的丽日下闪着熠熠的金光,词人骑着马来到一处果木林立的山冈下,举头一望,满树果实累累压在枝头,有的还青绿未熟,有的则已经透着成熟的金黄。这三句诗是三个典型意象群,它把秋日农村的美景作了极其形象的概括,写出了江南农家的独特风貌,而且,富有视角的流动感和行踪的变化性,使读者随着诗人的马蹄“走马看花”地欣赏江村道上的一路风光,词人对农村生活与自然景物的热爱也便由这景物的描写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使读者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
沛沛下阕写词人在江村道上的感受。当然上阕也是词人的一种感受,但偏重于主观上的一种情绪的抒写:“浓雾知秋晨气润”,写出清晨在浓雾中行进的那种微妙的感觉:秋晨田野上往往飘散着浓浓的雾霭。古人说“一叶知秋”,殊不知浓雾亦可知秋,这种由艺术到哲理性的提炼为人所未道,因而显得非常新颖独特。雾浓则湿度大,湿度大则空气润。“秋晨气润”又是一句艺术性兼生活哲理性的概括,它毋宁是词人希望归返自然的象征。“薄云遮日午阴凉”是词人行于江村道上的又一直觉感受,它与“不须飞盖护戎装”相连,就具有了丰富的内涵:“薄云”就是一柄遮天盖地的太阳伞吗,有了这样的天伞,人就可以受用天然的荫凉,而避免酷日当头的曝晒,这比用车前的飞盖来遮阳要强似百倍。词人在这里好像也有一种寄托:归返大自然比之戎装事主要自由自在得多,小令的深层意蕴就在这里。
《清明日狸渡道中》
沛沛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
沛沛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
沛沛石马立当道,纸鸢鸣半空。
沛沛墦间人散后,乌鸟正西东。
沛沛小雨沾湿了头巾,帽子也被风吹歪了。
沛沛繁花染红了山野,柳条浮在水面之上。
沛沛石马立于道路两旁,风筝在空中飞舞,
沛沛人们离开基地之后,乌鸦开始了觅食。
沛沛《清明日狸渡道中》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在赴徽州上任途中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前四句一路叙来:山风、细雨,花燃,柳卧,唯独不见一个人影,后四句写坟地上扫墓的人散去,只剩下石马、纸鸢这些没有生命的东西作伴。只有乌鸦四处觅食,暗示出长眠地下的死者亡灵的寂寞。诗人借清明时节山行道中两旁的所见所闻,暗示对死者的慰藉,反映作者背乡离井的失落,惆怅的思绪。这首诗文笔清新洒脱,句法富于变化。
沛沛“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首联写清明时节的景色。范成大用“洒洒”形容小雨,写雨细雨绵绵,用“披披”描绘微风,写风微风无定向,这是春天的气候特征,突出了清明时节的气候特征。借用“林宗巾”、“侧帽”两个典故,描写自己顶着清明时节的毛毛细雨、微微清风行进时的情形。
沛沛“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颔联描写途中景色,“花燃”、“柳卧”四字写花的热烈、柳的垂垂,颇具仪态。一个“燃”、一个“卧”把暮春山花烂漫、杨柳婆娑的景色描绘得传神入化,写景色明丽而浓艳。“花燃山色里”是说山里的花红得像燃烧的火一样。借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舂来江水绿如蓝。”
沛沛“石马立当道,纸鸢鸣半空”,颈联写墓旁徒留石马与纸鸢,更显寂寞失落。“石马”和“纸鸢”,一个哑然遁地,一个鸣叫飞天。“石马”体现肃穆,以“纸鸢”表示凭吊,以“鸣半空”反映热闹。
沛沛“墦间人散后,乌鸟正西东”,尾联写坟茔墓地间人散之后的情形,乌鸦飞来盘旋。“墦间人散”是说上坟的人们都回去了。“乌鸟正西东”是说:乌鸦在坟前飞东飞西,四处捡食。“乌鸟”渲染了阴沉、冷落的气氛,暗示了长眠地下之人的孤寂凄清,哀欢相映,写尽清明墓祭凄清悲切,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某种慨叹,令人读来不禁思绪万千。
沛沛这首诗主要描写清明时节诗人在旅途中见到的景象。一路叙来。山风、细雨,花燃,柳卧,唯独不见一个人影,他想到今日是清明,而自己却离乡前往徽州,不能祭奠家中已逝去的亲人,因此感到深深的哀伤。
《满江红 · 冬至》
沛沛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
沛沛清昼永,佳眠熟。门外事,何时足。且团栾同社,笑歌相属。着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沛沛虽是寒冬季节,山谷里却早已萌生了春意,蕙草初生新叶的香气就像袅袅的笛音若有若无地在山谷里弥漫开来(熏通薰,即蕙草,又叫零陵香,一种香草)。明天早晨的太阳升起后就可占侯新一年的年景了,(明年)肯定是丽日纤云、天气清和的好年景。不要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病上药里,每到节气时应该赋新诗。我这不是强颜欢笑,而是大自然的造化所陶醉,可惜我终究不能免俗。
沛沛白昼是那么长,我的休眠已足。但门外的事情什么时候才能让人称心如意?还是和志同道合的友人团聚在一起,大家一同欢歌笑语吧。我们一起精心调制云露酿,仔细检索梅花曲谱。就算不能天天醉死梦生,也不必太过拘束。
《满江红 · 罨画溪山》
沛沛罨画溪山,行欲遍、风蒲还举。天渐远、水云初静,柁楼人语。月色波光看不定,玉虹横卧金鳞舞。看五湖、今夜只扁舟,追千古。
沛沛怀往事,渔樵侣。曾共醉,松江渚。算今年依旧,一杯沧浦。宇宙此身元是客,不须怅望家何许。但中秋、时节好溪山,皆吾土。
沛沛
《眼儿媚 · 酣酣日脚紫烟浮》
沛沛酣酣日脚紫烟浮,妍暖破轻裘。困人天色,醉人花气,午梦扶头。
沛沛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纹愁。溶溶泄泄,东风无力,欲避还休。
沛沛温融融的阳光穿过飘浮的紫云落到平地,景色美天气暖,敞开了轻轻的皮衣。令人困倦的天气,令人陶醉的花香,正午酣梦时扶着头醉态迷离。
沛沛春日的慵懒恰似池塘里静静的春水,水面上一片涟漪就像春愁乏起。碧水缓缓波荡,东风柔软无力,水面像要皱起微波又将微波抹去。
沛沛据范成大记述:「乾道癸巳(西元一一七三年)闰正月二十六日,宿萍乡县,泊萍实驿。」是他出使金国载誉归来以后。当时他调任广西经略安抚时,应该说是「春风得意」。于是在途中写下了即景即兴之作。词的开头两句写温融融的阳光穿过飘浮的紫云落到平地,景色美天气暖,敞开了轻轻的皮衣。这「乍暖」天气的特点:身上暖洋洋的,人又在旅途,「困」也便自然而然了。有「困」也便易「醉」,这醉应是为春为花而醉,这便见春色之美、春气之困了。过片以后,写「柳塘」。春日的慵懒恰似池塘里静静的春水,水面上一片涟漪就像春愁泛起。把春困昏昏沉沉与春塘的欲皱还休合写,十分传神。
沛沛「酣酣日脚紫烟浮,妍暖破轻裘。」第一句是写初春「乍晴」景色,抓住了主要特征:云彩、地气都显得特别活跃,云脚低垂,地气浮腾;日光也显得强烈了,「日脚」给人夺目的光亮;天气也暖和了,「酣酣」、「紫」的色调就给人以暖感。这时的温度也不是一下子升得很高,并不是带给人热的感觉,这种暖意首先是包裹在「轻裘」里的躯体感觉到了,它一阵阵地传了过来。这一句是写感觉。总之,这天气给人的是暖乎乎的感觉。「困人天色,醉人花气,午梦扶头。」这天气叫人感到舒服,因而容易使人陶醉,加上暖乎乎的花香沁人心脾,更使人精神恍惚了。暖香与「冷香」对人的刺激确乎不同。
沛沛上阕是写乘舆道中的困乏,下阕写「小憩柳塘」。「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纹愁。这片」春慵「紧接」困「字」醉「字来,意脉很细。这里即景作比。这两句是说:春慵就象春塘中那细小的波纹一样,叫人感到那么微妙,只觉得那丝丝的麻麻痒痒、阵阵的软软绵绵。这个」愁「字的味道似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下面又进一步进行描写:」溶溶泄泄,东风无力,欲皱还休。」溶溶泄泄,水缓缓掠动。「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冯延已《谒金门》),墉水皱了;可认真去看,又「风静縠纹平」(苏轼《临江仙》)了。这里写水波就是这种情形。这是比喻春慵的不可捉摸,又似曾可见恍恍惚惚,浮浮沉沉的状态。这几句都是用比喻写春慵,把难以言状的困乏形容得如此具体、形象,作者的写作技巧真令人叹服。同时还要体会,这春水形象的本身又给人以美感。它那么温柔熨贴,它那么充溢、富于生命力,它那么细腻、明净,真叫人喜爱。春慵就是它,享受春慵真是人生的快乐。春慵,是一种生理现象,也是一种感觉,虽然在前人诗词里经常出现这字眼,但具体描写很少,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借杨花写了女子的慵态,但没有这首词写得生动、细腻、充盈。
沛沛此词用了许多贴切的词语天气给人的困乏感觉,又用了一系列比拟写感觉中的春慵,使人刻画如沐其中;感觉到了春天的温暖,闻到了醉人的花香,感受到了柳塘小憩的恬美。
《破阵子 · 祓禊》
沛沛漂泊天隅佳节,追随花下群贤。只欠山阴修禊帖,却比兰亭有管弦。舞裙香未湔。
泪竹斑中宿雨,折桐雪里蛮烟。唤起杜陵饥客恨,人在长安曲水边。碧云千叠山。
沛沛
《立冬夜舟中作》
沛沛人逐年华老,寒随雨意增。
山头望樵火,水底见渔灯。
浪影生千叠,沙痕没几棱。
峨眉欲还观,须待到晨兴。
沛沛
《虞美人 · 红木樨》
沛沛谁将击碎珊瑚玉,装上交枝粟。恰如娇小万琼妃,涂罢额黄嫌怕、污燕支。
沛沛夜深未觉清香绝,风露溶溶月。满身花影弄凄凉,无限月和风露、一齐香。
沛沛
《蝶恋花》
沛沛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
沛沛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
沛沛春来,绿水新涨一篙深,盈盈地涨平了水面。水边芳草如茵,鹅儿的脚丫蹒跚,鲜嫩的草色,在微风习习吹拂里,染绿了河塘堤岸。画船轻缓移动,绕着九曲水湾游转,望去,横塘高塔,在眼前很近,却又像启船时一样遥远。
沛沛江南水乡,春寒迟迟农事也晚。村北,村南,谷雨时节开犁破土,将田耕种遍。春麦已结秀穗随风起伏连岗成片,山冈上桑树茂盛,桑叶卖家很贱,转眼就可以,品尝新面,收取新茧。
沛沛这是一首田园词,描绘出一幅清新、明净的水乡春景,散发着浓郁而恬美的农家生活气息,自始至终有流露出乡村景色人情淳朴、宁静、合皆,读了令人心醉。
沛沛词的上阕向读者讲述了一幅早春水乡的五彩画面。
沛沛「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一篙」,是指水的深度,「池涨一篙深。」「添水面」,有两重意思,一是水面上涨二是水满后面积也大了。「鹅儿」,小鹅,黄中透绿,与嫩草色相似。「绿」,就是「绿柳才黄半未匀」那样的色调。春水涨满,一直浸润到岸边的芳草;芳草、鹅儿在微风中活泼泼地抖动、游动,那嫩嫩、和谐的色调,透出了生命的温馨与活力;微风轻轻地吹,吹绿了河岸,吹绿了河水。
沛沛「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画舫」,彩船。「夷犹」,犹豫迟疑,这里是指船行迟缓。「横塘」,在苏州西南,是个大塘。江南水乡河渠纵横,湾道也多。作者乘彩船往横塘方向游去,河道曲折多湾画舫缓慢行进。看着前方的塔近了,其实还远。这就象俗语所说「望山走倒马」,那水面上的小鹅,其实,作者并不急于到塔边,所以对远近并不在意,此时更使他欣悦的倒是一路好景致。便很令人疼爱留连。这两句写船行,也带出了沿途风光,更带出了自己盎然兴趣。全词欢快气氛也由此而兴。
沛沛词的下阕写到农事,视野更加开阔了。如此写,既与上阕紧密相联,又避免了重复。
沛沛「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江国」,水乡。「寒」指水冷。旱地早已种植或翻耕了,水田要晚些,江南农谚曰:「清明浸种(稻种),谷雨下秧。」所以「耕遍」正是时候。着一「才」字,这不紧不慢的节奏见出农事的轻松,农作的井然有序。「村北村南」耕过的水田,一片连着一片,真是「村南村北皆春水」、「绿遍山原白满川」,一派水乡风光现于读者面前,虽然农事紧张或更可说繁重,但农民们各得其乐,一切进行得有条不紊。
沛沛「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秀麦」,出穗扬花的麦子。「面」当为炒面,将已熟未割的麦穗摘取下来,揉下麦粒炒乾硏碎,取以尝新,现代农村仍有此俗。这两句是写高地上景象,虽然水稻刚刚下种,但漫冈遍野的麦子拔穗了,蚕眠,桑叶也便宜了,农桑丰收在望。所以下面写道:「看看尝面收新茧」。「看看」,即将之意,透着津津乐道、喜迎丰收的神情。下阕写田园,写农事,流露出对农家生活的认同感、满足感。
沛沛本词是一首田园词,体现了田地间春意盎然的一幕,笔调清新愉悦,将景物与农事描写得自然连贯,充分表现出作者对田园生活的长期向往之情,是一篇很有特色的词作。
《西瓜园》
沛沛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
形模濩落淡如水,未可蒲萄苜蓿夸。
沛沛
《醉落魄 · 栖乌飞绝》
沛沛栖乌飞绝。绛河绿雾星明灭。烧香曳簟眠清樾。花久影吹笙,满地淡黄月。
沛沛好风碎竹声如雪。昭华三弄临风咽。鬓丝撩乱纶巾折。凉满北窗,休共软红说。
沛沛
沛沛此词写退隐生活中一个吹笙自娱的清夜。
沛沛乌鸦已归林栖息,不再飞翔。天河笼罩着淡绿色的雾霭,透过它,可以看见时隐时显,若有若无的星光。绛河,即天河。古人观星象以北极星为标准,天河在南,南之代表色为丹、为绛,所以天河又叫绛河(见明王逵《蠡海集·天文类》)。此时,正好点燃香炉,展开竹席,卧于清荫之下。簟(diàn),竹席。樾(yuè),成荫的树木。“花影吹笙”,是在花影下吹笙的省文。“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音乐与淡黄月色,扶疏花影互相映衬,越显得空灵剔透。
沛沛近代词评家俞陛云激赏此句并以近人鸥堂词“月要被它,愁着酒般黄”比较,认为没有“花影”两句融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沛沛下片即接写笙声,如好风碎竹,雪清玉脆。昭华,古乐器名,即玉管。传说秦咸阳宫有玉管,长二尺三寸,二十六孔,上面刻有“昭华之琯”,此指笙。“弄”,有两层意思,一指奏乐,又指一曲为一弄。咽,谓箫声幽咽,如泣如诉。“凉满北窗”呼应“临风”,故鬓丝撩乱,纶巾吹折。软红,即红尘,如此良夜,如此风情,那些碌碌奔走于红尘之人,是不能够理解、不会欣赏的。
沛沛清代词评家宋翔凤认为“此词正咏吹笙也。上解(片)从夜中情景点出吹笙。下解‘好风碎竹声如雪’,写笙声也。‘昭华三弄临风咽’,吹已止也。‘鬓丝撩乱’,言执笙而吹者,其竹参差,时时侵鬓也。如吹时风来则‘纶巾折’,知‘凉满北窗’也。”(《乐府余论》)正所谓“草灰蛇线”,脉络分明。
《醉落魄 · 雪晴风作》
沛沛雪晴风作。松梢片片轻鸥落。玉楼天半褰珠箔。一笛梅花,吹裂冻云幕。
沛沛去年小猎漓山脚。弓刀湿遍犹横槊。今年翻怕貂裘薄。寒似去年,人比去年觉。
沛沛
《霜天晓角 · 少年豪纵》
沛沛少年豪纵。袍锦团花凤。曾是京城游子,驰宝马、飞金鞚。
沛沛旧游浑似梦。鬓点吴霜重。多少燕情莺意,都泻入、玻璃瓮。
沛沛
《霜天晓角 · 梅》
沛沛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沛沛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沛沛春寒凛冽,寒气已渐渐离去,傍晚时天晴雨住。几枝寒梅立在风中,浮云在天上来来去去,梅花白如胜雪。这景致真是绝美,人的愁情也无限。空对这如此的美景,我无比寂寞孤单,想倾诉心中的惆怅?只有那两行低飞的鸿雁,知道我独坐在高楼上,思念伊人。
沛沛这是一首咏梅抒怀、托物言情的小令。上阕写早春寒梅。夜晚天晴风也停歇,一夜春寒肆威将梅花摧折。淡淡的云天下,稀疏的花枝依然含情脉脉,浮云飘来飘去,数枝梅梢犹带雪。作者用疏笔淡墨写梅花的多情,天公以淡青的素雅色彩为其陪衬。明月皎洁,碧海青天中悠悠飘过几片浮云,与地面几枝白梅以悠情遥相呼应,真是妙不可言的良辰美景。「云来去」不写月而见月,上应「天淡」下呼「雪」,可谓神来之笔。
沛沛下阕「胜绝」开端,承上赞叹作结,胜景超绝,触起悲愁也苦极,此情向谁倾诉呢?景与情落差千丈,用笔跌宕多姿。「惟有」二句撇下愁去写过楼的大雁,只有长空里两行低飞的大雁,知道有个人将栏杆凭倚,在画楼上仰望明月。这一笔荡得很远,抛开了「梅」,而由梅及人了。这样,梅的胜绝,人的愁绝,便给人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画楼上的人是怀远,还是全移情于梅另有寄托,也供人无限遐想。
沛沛这首词以「梅」为题,写出了怅惘孤寂的幽愁。
沛沛上阕写景之胜,下阕写愁之绝。
沛沛起首二句先写天气转变之佳:傍晚,天晴了,风歇了,春寒料峭的威力,有所折损。用一「折」字,益见原来春寒之厉,现在春暖之和。紧接「晚晴风歇」,展示了一幅用淡墨素彩勾画的绝妙画面。脉脉,是含情的样子:「花疏」,点出梅花之开。以「脉脉」加诸「花疏天淡」之上,就使人感到不仅那脉脉含情的梅花,就连安详淡远天空也仿佛在向人致意呢。「天淡」是静态,接「云来去」成为动态,更见「晚晴风歇」之后,气清云闲之美。「花疏」与「天淡」相谐,既描写了「天」之「淡」,所以末一句「数枝雪」,又形象地勾画了「梅」之「疏」。如此精心点笔。生动景物立于眼前了「脉脉」二,也就不是泛泛而说了。显然,词人缀字的针线是十分细密的;而其妙处在天然浑成,能够运密入疏。
沛沛下阕「胜绝」是对上阕的概括。景物很美,而「愁亦绝」。「绝」字重叠,就更突出了景物美人更愁这层意思。如果说原来春零料峭,馀寒犹厉,景象的凄冷萧疏,与人物心情之暗淡愁苦是一致的话,那么,景物之极美,与人之极愁,情景就似乎很不相阔了。
沛沛其实这种「不一致」,正是词人匠心独运之所在。「写景与言情,非二事也」,以景色之优美,反衬人之孤寂,不一致中就有了一致,两个所指相反的「绝」字,在这里却表现了矛盾的统一。词中的主人景愈美而愈愁。此情谁共说」。无处诉说,这就衬出了悲愁的深度。结尾三句,又通过景物的映衬写出了人之情。雁有两行,反衬人之寂寞孤独;雁行之低,写鸿雁将要归宿,而所怀之人此时仍飘零异乡,至今未归。唯有低飞之雁才能看见春夜倚楼之人。鸿雁可以传书,则此情可以托其诉说者,也只有这两行低雁了。下阕所写之景,有雁,有楼,有月,从时间上来说,比上阕已经迟了;但是,从境界上来说,与上阕淡淡的云,疏疏的梅,恰好构成了一幅完整的调和的画面,与画楼中之人以及其孤寂独处的心情正复融为一体,从而把怀人的感情形象化了。越是写得含蓄委婉,就越使人感到其感情的深沉和执着。以淡景写浓愁,以良宵反衬孤寂无侣的惆怅,运密入疏,寓浓于淡,这种艺术手法是颇耐人寻味的。
《鹊桥仙 · 七夕》
沛沛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沛沛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沛沛今夜是牛郎织女会面的好时光,这对相会的夫妻懒得再为耕织忙。寂寞的群仙要生妒嫉了:娇美的月亮姊姊蹙紧了娥眉,风阿姨兴风吹雨天地反常。
沛沛相见匆匆忙忙,短暂的聚首真不如不见,重新搅起离别的忧伤。见面的欢乐总不抵久别的愁苦多,反倒又增添了新愁带回品尝。
沛沛这首词写七夕相会。上片起笔三句,点明七夕,并以侧笔大肆渲染主角与配角的心情,烘托出一年仅只一度的七夕氛围。“娟娟”二句承上句具体描写群仙相妒的表现。下片抒发会短离长、欢少愁多之慨,抒情中央带议论,议论中满含感情。相逢三句将相会情景一笔带过,更不写即别场面,而是着力刻画牛女心态,将神话传说人间化。结拍紧承上句意脉,深一层阐发长别之痛。因为“新欢不抵旧愁”,所以每年七夕相会一次,愁恨便增加一分,说明牛女的悲剧是无限增生的。此词作者以群仙相妒这一喜剧式情节,反衬、凸现、深化了牛女的爱情悲剧,匠心独运。采用拟人化和人格化手法,虚写天上事,实言人间情,含蓄蕴籍,韵味邈远。
沛沛牛郎织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千百年来,描写牛郎织女的诗词更是不乏佳作。范大成的这首更是以独特的视角和修辞手法来描写,也实为宋词中的代表作。
沛沛“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开头三句短短十几字便为人们展现出了一幅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七夕夜景图。“双星良辰”,写七夕乃是牛郎、织女相会的良辰,日盼夜盼、盼得一年,方有此一夕之会,其情可喜复可悲。“慵懒耕织”写牛女的情态,一个是懒得耕种,另一个是懒得纺织,双方都盼望着尽快见面,以慰相思之苦。遥望星空,银河灿烂,牛郎已无心耕种,织女也无心纺织,只为这一年一次的相聚,就连天上的仙女也都嫉妒。“应被群仙相妒”,值此佳节,毕竟二人能够相见,故而惹得天上众神亦十分相妒。月宫里的嫦娥紧紧皱起了娥眉,风姨更是兴风吹雨心生妒。“娟娟月姊满眉颦”二句,实写此夕天气状况,月牙如眉,有风有雨。词人以拟人手法,说美丽的嫦娥皱着眉头,因二人的相会而想到自己的孤单,谁让自己贪心吃了不死药,故而只能呆在清冷的广寒宫与玉兔为伴。更可气的是风姨竟然吹风鼓雨。以二神女的“相妒”行为,反衬出牛女二人感情相契之深,相爱的合理和相会的艰难。词的上阕主要是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鹊桥相会的画面,通过写群仙的妒忌来反衬“双心良夜”的美好以及牛郎织女爱情的难能可贵。可见神仙也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也渴望人间真情。
沛沛“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诗人在这里翻进一层,着力刻画牛女得失的心态,将神话性质进一步人格化。表面看来,“相逢草草”似乎比不上“休见”;因为这样会“重搅别离心绪”。但从实质上来看,他们都愿意为这“相逢草草”付出经年的期待,这是他们心甘意愿的,显然在他们自己看来,“相逢草草”也就弥足珍贵,更加值得珍惜。什么“重搅别离心绪”也就不过小事一桩罢了。而且这也不过是旁观的局外人的猜测,他们当事者未必会这么深思熟虑。诗人如此翻进一层去设想,显然是有深意的:只有深味人间别久之悲的人,感到“相逢”的可贵.才能对牛友的心杰作如此深刻的刻画。既没有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的委婉,也没有“忍顾鹊桥归路”的伤感。直奔主题,一年才得一次相聚,实属不易,然而匆匆相见又扰起了往日的离别情仇。只有经历过长久的离别,才会懂得此刻相聚的不易,岂止是神仙,其实人间也是这样,这里也正是用人间的离愁别绪来描述牛郎织女的七夕相会。
沛沛“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这两句紧接上句意境而写,将牛郎织女的相会更深一层刻画。“相逢草草,争如休见”,一夕之会,对于相爱的人来说,实在是太短,实在是难以填满两颗相爱而受伤的心,正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恰似狂风掠过已平静下来的心湖,掀起阵阵波澜,遂而发出“争如休见”的怨恨之词。一年三百六十五日,日日夜夜人别离,七夕一刻,相聚实属不易,却也免不了扰起往日的离别旧愁。新欢何其短暂,旧愁又何其沉重。岁岁年年同此味,今年的短暂相聚只怕又将成为明年的旧愁,真是旧愁未消,新愁又起,相见时难别亦难。
沛沛宋词中描写描写牛郎织女故事的词多以《鹊桥仙》为题,范成大的这首采用衬托的修辞手法,用群仙相妒的情节来反衬出牛郎织女的悲剧爱情,颇有创意。全词语言平实无华,语不惊人,正所谓绚烂于归平淡,用人间的真情描写神仙的故事。
沛沛诗人在这首词中,描述了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逢遭到群仙相妒,议论他们“相会草草”的得失,深刻地揭示了牛女分离这一悲剧是一部永无停止的悲剧。在这样的悲剧中,能够“相逢草草”那是非常珍贵的,这种高瞻远瞩的揭示,表明诗人对牛郎织女爱情的感知和对人生的体悟更为真实,这就自然比同情或慨叹深刻得多。较之以往的牛郎织女题材诗词,这首词在立意上也有所不同,欧阳修的《鹊桥仙》旨在突出“多应天意不教长”,秦观的主旨则体现在“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如果说欧阳修的词是借神仙故事来描写人间感情,秦观是在由神仙故事引发自身的感慨,那么范成大的这首就是用人间真情描绘神仙故事。
沛沛另外,此词在艺术上很有特色,词中托出牛女爱情悲剧的生生不已,很有见地,以嫦娥风姨之相妒这一喜剧式情节,反衬、凸出、深化牛郎织女的爱情悲剧。全词语言质朴,无华丽词藻,与其田园诗风类似。秦少游的《鹊桥仙》写出爱情的本质乃是真心相爱,不在乎天遥地阔、时间久远,情致高雅;但人心总归是人心,无限漫长之别离,生生不已之悲剧,决非人心所能忍受。故范成大此词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喜爱,是有它深层次的心理原因的。秦词高情逸调,不可多得,是谓“特例”;范词表达的是普通人的一般情感,故具有普遍性。谢薖《鹊桥仙》云:“人间平地亦崎岖,叹银汉何曾风浪!”竟认为牛女爱情,无风无浪,亘古不变;其有力的反衬,正表达了人问之不幸。同样题材,视角不同,各有千秋,故词苑乃得长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