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沛吴融,字子华,吴翥孙,唐越州山阴人,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公元903年),享年五十四岁。唐昭宗龙纪进士。韦昭度讨蜀,表掌书记。坐累去官,流浪荆南,依成汭。后以礼部郎中为翰林学士,拜中书舍人。唐昭宗反正,御南阙受贺,融最先至,草十数诏,语当意详,进户部侍郎。终翰林承旨。有《唐英歌诗》。
沛沛

《登鹳雀楼》

沛沛鸟在林梢脚底看,夕阳无际戍烟残。 冻开河水奔浑急,雪洗条山错落寒。 始为一名抛故国,近因多难怕长安。 祖鞭掉折徒为尔,赢得云溪负钓竿。
沛沛

《离岐下题西湖》

沛沛送夏迎秋几醉来,不堪行色被蝉催。 身随渭水看归远,梦挂秦云约自回。 雨细若为抛钓艇,月明谁复上歌台。 千波万浪西风急,更为红蕖把一杯。
沛沛

《途中见杏花》

沛沛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沛沛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沛沛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沛沛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沛沛一枝淡红的杏花探出墙头,而墙外的行人(作者)正伤春惆怅。
沛沛这枝杏花的样子好像跟我一样伤春惆怅,我们哪里禁受得了相逢在这春去匆匆难相留的时节?
沛沛天色已晚,寂静的树林中黄鹂鸟最先归来,春色尚早,杏花在陡峭的春寒中独自绽放,却没有蜂飞蝶舞。
沛沛这时候我更怀念长安的千万株桃浓杏淡,可淡淡的暮色已经笼罩住了夕阳的光辉,整个神州一片黯淡。

沛沛诗人漂泊在外,偶然见到一枝杏花,触动他满怀愁绪和联翩浮想,写下这首动人的诗。
沛沛「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宋人叶靖逸《游园不值》诗中的名句。杏花开在农历二月,正是春天到来的时候,那娇艳的红色就彷彿青春和生命的象征。经历过严冬漫长蛰居生活的人,早春季节走出户外,忽然望见邻家墙头上伸出一枝俏丽的花朵,想到春回大地,心情该是多么欣喜激动!叶靖逸的诗句就反映了这样的心理。可是吴子华对此却别有衷怀。他正独自奔波于茫茫的旅途中,各种忧思盘结胸间,那枝昭示着青春与生命的杏花映入眼帘,却在他心头留下异样的苦涩滋味。
沛沛他并不是不爱鲜花,不爱春天,但他想到,花开易落,青春即逝,就是永远守着这枝鲜花观赏,又能看得几时?想到这里,不免牵惹起无名的惆怅情绪。更何况自己行色匆匆,难以驻留,等不及花朵开尽,即刻就要离去。缘分如此短浅,怎不令人倍觉难堪?
沛沛由于节候尚早,未到百花吐艳春意浓的时分,一般树木枝梢上还是空疏疏的,空气里的花香仍夹带着料峭的寒意,蝴蝶不见飞来采蜜,只有归巢的黄莺聊相陪伴。在这种情景下独自盛开的杏花,难道不感到有几分孤独寂寞吗?这里显然融入诗人的身世之感,而杏花的形象也就由报春使者,转化为诗人的自我写照。
沛沛想象进一步驰骋,从眼前的鲜花更联想及往年在京城长安看到的千万树红杏。那一片蒙蒙的烟霞,辉映着阳光,弥漫、覆盖在神州大地上,景象是何等绚丽夺目呀!浮现于脑海的这幅长安杏花图,实际上代表着他深心忆念的长安生活。诗人被迫离开朝廷,到处飘零,心思仍然萦注于朝中。末尾这一联想的飞跃,恰恰泄露了他内心的秘密,点出了他的愁怀所在。
沛沛诗篇借杏花托兴,展开多方面的联想,把自己的惜春之情、流离之感、身世之悲、故国之思,一层深一层地抒写出来,笔法特别委婉细腻。晚唐诗人中,吴子华作为飞卿、义山诗风的追随者,其最大特色则在于将温李的缛丽温馨引向了凄冷清疏的一路。本篇可以视为这方面的代表作。

云浮沛沛软件开发服务中心
粤ICP备2021014029号-1 粤公网安备 44530202000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