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沛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一字至七字诗茶》
沛沛茶,
沛沛香叶,嫩芽。
沛沛慕诗客,爱僧家。
沛沛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沛沛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沛沛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沛沛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沛沛
沛沛一字至七字诗,俗称宝塔诗,在中国古代诗中较为少见。元稹的这首宝塔诗,先后表达了三层意思:一是从茶的本性说道了人们对茶的喜爱;二是从茶的煎煮说到了人们的饮茶习俗;三是就茶的功用说到了茶能提神醒酒。翠绿,香清高,味甘鲜,耐冲泡。此茶不仅可以消暑解渴生津,而且还有激情的助消化作用和治病功效。
沛沛此诗一开头,就点出了主题是茶。接着写了茶的本性,即味香和形美。第三句是倒装句,说茶深受“诗客”和“僧家”的爱慕,茶与诗,总是相得益彰的。第四句写的是烹茶,因为古代饮的是饼茶,所以先要用白玉雕成的碾把茶叶碾碎,再用红纱制成的茶罗把茶筛分。第五句写烹茶先要在铫中煎成“黄蕊色”,尔后盛载碗中浮饽沫。第六句谈到饮茶,不但夜晚要喝,而且早上也要饮。到结尾时,指出茶的妙处,不论古人或者今人,饮茶都会谈到精神饱满,特别是酒后饮茶有助醒酒。
沛沛这首诗饶有趣味,描写上,有动人的芬芳:香叶,有楚楚的形态:嫩芽、曲尘花,还有生动的色彩:“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饮茶之时,应是夜后陪明月,晨前对朝霞,真是享受着神仙般快乐的生活,可谓“睡起有茶饴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痴绝翁》)。茶还可以洗尽古人今人之不倦,这是茶的神奇妙用。
沛沛首先要说这首诗的独特之处。元稹以宝塔的形式来排列诗歌,不仅形式特别,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也描绘了茶的形态、功用和人们对它的喜爱之情。
《和乐天示杨琼》
沛沛我在江陵少年日,知有杨琼初唤出。
腰身瘦小歌圆紧,依约年应十六七。
去年十月过苏州,琼来拜问郎不识。
青衫玉貌何处去,安得红旗遮头白。
我语杨琼琼莫语,汝虽笑我我笑汝。
汝今无复小腰身,不似江陵时好女。
杨琼为我歌送酒,尔忆江陵县中否。
江陵王令骨为灰,车来嫁作尚书妇。
卢戡及第严涧在,其馀死者十八九。
我今贺尔亦自多,尔得老成余白首。
沛沛
《咏廿四气诗 · 大寒十二月中》
沛沛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
沛沛大寒宜近火,无事莫开门。
沛沛冬与春交替,星周月讵存?
沛沛明朝换新律,梅柳待阳春。
沛沛
《咏廿四气诗 · 大雪十一月节》
沛沛积阴成大雪,看处乱霏霏。
沛沛玉管鸣寒夜,披书晓绛帷。
沛沛黄钟随气改,鴳鸟不鸣时。
沛沛何限苍生类,依依惜暮晖。
沛沛
《咏廿四气诗 · 小寒十二月节》
沛沛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沛沛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
沛沛霜鹰近北首,雊雉隐藂茅。
沛沛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沛沛
沛沛「黄鐘大吕」,是中国古代十二律中的头两个音律,黄鐘是对应子月即十一月,大吕对应十二月,所以诗中说「小寒连大吕」。后五句说的是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向),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都说的是阳气发动后鸟类的活动:大雁开始北迁了,喜鹊开始筑巢了,野鸡开始鸣叫了。「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两句说,虽然仍是严冬,但离春天正月已经不远了。
《咏廿四气诗 · 小暑六月节》
沛沛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沛沛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沛沛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沛沛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沛沛突然暖暖的热风到了,原来是循着小暑的节气而来。竹子的喧哗声已经表明大雨即将来临,山色灰暗仿佛已经听到了隆隆的雷声。正因为炎热季节的一场场雨,才有了门户上潮湿的青霭和院落里蔓生的小绿苔。鹰感阴气,乃生杀心,学习击搏之事;蟋蟀至七月则远飞而在野矣,肃杀之气初生,则在穴感之深则在野而斗。
《咏廿四气诗 · 小满四月中》
沛沛小满气全时,如何靡草衰。
沛沛田家私黍稷,方伯问蚕丝。
沛沛杏麦修镰钐,錋??竖棘篱。
沛沛向来看苦菜,独秀也何为?
沛沛
《咏廿四气诗 · 惊蛰二月节》
沛沛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沛沛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
沛沛时候争催迫,萌芽互矩修。
沛沛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
沛沛
《咏廿四气诗 · 谷雨三月中》
沛沛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
沛沛叶间鸣戴胜,泽水长浮萍。
沛沛暖屋生蚕蚁,喧风引麦葶。
沛沛鸣鸠徒拂羽,信矣不堪听。
沛沛
《咏廿四气诗 · 雨水正月中》
沛沛雨水洗春容,平田已见龙。
沛沛祭鱼盈浦屿,归雁捧山峰。
沛沛云色轻还重,风光淡又浓。
沛沛向春入二月,花色影重重。
沛沛
《思归乐》
沛沛山中思归乐,尽作思归鸣。
沛沛尔是此山鸟,安得失乡名。
沛沛应缘此山路,自古离人征。
沛沛阴愁感和气,俾尔从此生。
沛沛我虽失乡去,我无失乡情。
沛沛惨舒在方寸,宠辱将何惊。
沛沛浮生居大块,寻丈可寄形。
沛沛身安即形乐,岂独乐咸京。
沛沛命者道之本,死者天之平。
沛沛安问远与近,何言殇与彭。
沛沛君看赵工部,八十支体轻。
沛沛交州二十载,一到长安城。
沛沛长安不须臾,复作交州行。
沛沛交州又累岁,移镇广与荆。
沛沛归朝新天子,济济为上卿。
沛沛肌肤无瘴色,饮食康且宁。
沛沛长安一昼夜,死者如霣星。
沛沛丧车四门出,何关炎瘴萦。
沛沛况我三十二,百年未半程。
沛沛江陵道涂近,楚俗云水清。
沛沛遐想玉泉寺,久闻岘山亭。
沛沛此去尽绵历,岂无心赏并。
沛沛红餐日充腹,碧涧朝析酲。
沛沛开门待宾客,寄书安弟兄。
沛沛闲穷四声韵,闷阅九部经。
沛沛身外皆委顺,眼前随所营。
沛沛此意久已定,谁能求苟荣。
沛沛所以官甚小,不畏权势倾。
沛沛倾心岂不易,巧诈神之刑。
沛沛万物有本性,况复人性灵。
沛沛金埋无土色,玉坠无瓦声。
沛沛剑折有寸利,镜破有片明。
沛沛我可俘为囚,我可刃为兵。
沛沛我心终不死,金石贯以诚。
沛沛此诚患不至,诚至道亦亨。
沛沛微哉满山鸟,叫噪何足听。
沛沛
《春分投简阳明洞天作》
沛沛中分春一半,今日半春徂。
沛沛老惜光阴甚,慵牵兴绪孤。
沛沛偶成投秘简,聊得泛平湖。
沛沛郡邑移仙界,山川展画图。
沛沛旌旗遮屿浦,士女满闉闍。
沛沛似木吴儿劲,如花越女姝。
沛沛牛侬惊力直,蚕妾笑睢盱。
沛沛怪我携章甫,嘲人托鹧鸪。
沛沛闾阎随地胜,风俗与华殊。
沛沛跣足沿流妇,丫头避役奴。
沛沛雕题虽少有,鸡卜尚多巫。
沛沛乡味尤珍蛤,家神爱事乌。
沛沛舟船通海峤,田种绕城隅。
沛沛栉比千艘合,袈裟万顷铺。
沛沛亥茶阗小市,渔父隔深芦。
沛沛日脚斜穿浪,云根远曳蒲。
沛沛凝风花气度,新雨草芽苏。
沛沛粉坏梅辞萼,红含杏缀珠。
沛沛薅余秧渐长,烧后葑犹枯。
沛沛绿綟高悬柳,青钱密辫榆。
沛沛驯鸥眠浅濑,惊雉迸平芜。
沛沛水静王余见,山空谢豹呼。
沛沛燕狂捎蛱蝶,螟挂集蒲卢。
沛沛浅碧鹤新卵,深黄鹅嫩雏。
沛沛村扉以白板,寺壁耀赪糊。
沛沛禹庙才离郭,陈庄恰半途。
沛沛石帆何峭峣,龙瑞本萦纡。
沛沛穴为探符坼,潭因失箭刳。
沛沛堤形弯熨斗,峰势踊香炉。
沛沛幢盖迎三洞,烟霞贮一壶。
沛沛桃枝蟠复直,桑树亚还扶。
沛沛鳖解称从事,松堪作大夫。
沛沛荣光飘殿阁,虚籁合笙竽。
沛沛庭狎仙翁鹿,池游县令凫。
沛沛君心除健羡,扣寂入虚无。
沛沛冈踏翻星纪,章飞动帝枢。
沛沛东皇提白日,北斗下玄都。
沛沛骑吏裙皆紫,科车幰尽朱。
沛沛地侯鞭社伯,海若跨天吴。
沛沛雾喷雷公怒,烟扬灶鬼趋。
沛沛投壶怜玉女,噀饭笑麻姑。
沛沛果实经千岁,衣裳重六铢。
沛沛琼杯传素液,金匕进雕胡。
沛沛掌里承来露,柈中钓得鲈。
沛沛菌生悲局促,柯烂觉须臾。
沛沛稊米休言圣,醯鸡益伏愚。
沛沛鼓鼙催暝色,簪组缚微躯。
沛沛遂别真徒侣,还来世路衢。
沛沛题诗叹城郭,挥手谢妻孥。
沛沛幸有桃源近,全家肯去无。
沛沛
《春晓》
沛沛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
沛沛猧儿撼起钟声动,二十年前晓寺情。
沛沛
《有酒十章》
沛沛有酒有酒歌且哀,江春例早多早梅。樱桃桃李相续开,间以木兰之秀香裴回。
东风吹尽南风来,莺声渐涩花摧隤。四月清和艳残卉,芍药翻红蒲映水。
夏龙痡毒雷雨多,蒲叶离披艳红死。红艳犹存榴树花,紫苞欲绽高笋牙。
笋牙成竹冒霜雪,榴花落地还销歇。万古盈亏相逐行,君看夜夜当窗月。
荣落亏盈可奈何,生成未遍霜霰过。霜霰过兮复奈何,灵芝夐绝荆棘多。
荆棘多兮可奈何,可奈何兮终奈何。秦皇尧舜俱腐骨,我可奈何兮又进一杯歌复歌。
沛沛
《梦成之》
沛沛烛暗船风独梦惊,梦君频问向南行。
沛沛觉来不语到明坐,一夜洞庭湖水声。
沛沛
沛沛陈寅恪曰:"疑是元和九年春之作"。"盖微之于役潭州,故有'船风'、'南行'及'洞庭湖水'之语也"(《元白诗笺证稿》)。元稹的悼亡诗非常有名。他的妻子韦丛与他共同生活了六年,年仅27岁就去世了。当时元稹31岁。他们夫妻感情甚笃,因而元稹悲伤不已,写了一些悼念亡妻的诗。他自谓"悼亡诗满旧屏风"(《答友封见赠》)。他在《叙诗寄乐天书》中说:"不幸少有伉俪之悲,抚存感往,成数十诗,取潘子'悼亡'为题"。
沛沛在他之前,中国作家的悼亡之作并不多,最优秀的只有晋人潘岳的《悼亡诗》。元稹继承了潘岳写一己之婚爱、伤悼之真情的传统,而在内容和艺术性方面则大大超过了潘诗。其后亦长期无人能继。只有苏轼的悼亡词《江城子》可以与之媲美。
《樱桃花》
沛沛樱桃花,一枝两枝千万朵。花塼曾立摘花人,窣破罗裙红似火。
沛沛
《洞庭湖》
沛沛人生除泛海,便到洞庭波。
沛沛驾浪沉西日,吞空接曙河。
沛沛虞巡竟安在,轩乐讵曾过。
沛沛唯有君山下,狂风万古多。
沛沛人生中见过的壮观场面,除了大海的浪涛外,就是洞庭湖的波浪了。
沛沛西边的太阳驾着洞庭湖的大浪就此沉没,东边却又连接着拂晓的银河。
沛沛传说舜帝南巡到君山,黄帝张乐于洞庭湖,其遗址现今在哪呢。
沛沛只望见君山之下,狂风怒号、浊浪滔天,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
沛沛《洞庭湖》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五言律诗。此诗前两联写洞庭波的浩荡声势,第三联写关于洞庭湖的传说,且对此隐隐表示怀疑以衬托洞庭波的险恶。最后一联写君山之下的狂风怒号、浊浪滔天“万古多”,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自己被贬谪后的隔世之感。全诗通篇以写景的形式贯穿,但其中寓含的情感非常深沉,达到了景与情的和谐统一。
沛沛在洞庭湖诗歌中,多把描写湖水与旅途艰辛及宦海浮沉相结合,表现出厌恶仕途而又无所适从的情怀。此诗亦是如此。
沛沛诗作写景,起首便冒出“人生”二字,又以海涛比洞庭波,把洞庭波的浩荡声势形容出来了。第二联是对洞庭波的直接描写,那吞吐日月星河的气势丝毫不逊于“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第三联似乎对传说中的舜帝南巡到君山,黄帝张乐洞庭湖这荒蛮之地,隐隐表示怀疑。亦为反用典故,以衬托洞庭波的险恶。最后一联写君山之下狂风怒号、浊浪滔天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自古以来经常发生的事。
沛沛然此诗也并非单纯写景,如果联系元稹生平事迹来看,就会发现诗人巧地把情感寄寓在其中。元稹年少时曾因事贬江陵士曹参军,徙通州司马。“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朝野杂然轻笑。”“附宦贵得宰相,居位才三月罢。晚弥沮,加廉节不饰云。”从《新唐书》看,少年元稹是一个有正义、能谏诤之人,之所以“晚弥沮丧”,其实是他识透了宦海风波而采取的自保行为。这首诗就表现了他对宦海风波的恐惧心理。“泛海”其实也就是宦海,洞庭波未尝不就是宦海风波,而且这样的风波时时刻刻都出现在他的身边,一旦言行不慎,就可能葬身宦海之中。全诗以写景的形式出现,但其中寓含的情感非常深沉。特别是最后“狂风万古多”,更是含蓄地表示自己被贬谪后的隔世之感。
沛沛从此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心情受到了严重的压抑,哀愁、愤慨、痛苦、困惑之情溢于言表。洞庭湖的美景成为触动其悲思的琴弦,发而为诗,便出现了美景与哀思的和谐统一了。
《田家词》
沛沛牛靿咤咤,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
沛沛种得官仓珠颗谷,六十年来兵簇簇,日月食粮车辘辘。
沛沛一日官军收海服,驱牛驾车食牛肉,归来攸得牛两角。
沛沛重铸锄犁作斤,姑舂妇担去轮官,输官不足归卖屋。
沛沛愿官早胜仇早覆,农死有儿牛有犊,不遣官军粮不足。
沛沛天久不雨,土地坚硬,牛拉着沉重的犁耙,喘着粗气一步一步地爬行着。牛蹄碰击着坚硬的土块,发出“趵趵”的声音。驾牛的农民还嫌牛走得太慢,不断地挥动着鞭子,发出“咤咤”的声音,驱使着,吆喝着。然而农民终年劳累,用血和汗水换来的珍珠般的果实,却尽进了官仓,自己一无所得。因为六十年来,战争不断,年年月月、日日餐餐,官兵们吃的粮食全由农民供给,并由农民驾驶的大车不停地运往前线。自从官军征伐藩镇的战争开始以来,朝廷就把农民连人带牛和车以及农具一并征用了。农民驱牛驾车千里迢迢地把粮食运到前线后,结果连牛也被官兵宰杀吃掉了,农民只收得两只牛角而返。但是战争还在没完没了地打下去,新的军输又在等待着他们。农民只得重铸犁锄,重做斤,重新开始一年的辛勤耕作,收获之后,运到官仓,终年辛勤劳动所获还交不够,甚至回来连房屋也被迫卖掉买粮纳税。但愿官军早日胜利,以报藩镇叛乱的仇恨,我们不要紧,累死了还有下一代,牛被杀了还有小牛犊,不会让官军的军粮缺少的。
沛沛元和十二年(817),元稹得刘猛、李余古题乐府诗数十首,读后感动万分,于是和作了十九首,把他在江陵、通州的所见所闻一一写进这组古题乐府诗里。《田家词》就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诗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他“息兵革”的政治主张。此诗在艺术上很有特色。它自始至终几乎完全用农民自述的口吻、用白描的手法叙事,在貌似平和顺从的话语里,表现了农民痛苦的心声,蕴涵着农民的血泪控诉,因而具有更大的真实性和感人肺腑的力量。再加上短句的安排,叠字的选用,急促重浊的入声字的韵脚,不仅加强了诗的形象性和音乐性,声情和文情更加契合,深化主题,强化了感情,渲染了气氛,而且使这首古题乐府的特色更加鲜明。这正是元稹“颇近讴谣”的代表作。
《离思 · 其四》
沛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沛沛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沛沛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若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仓促地由花丛中走过,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
沛沛此诗为悼念亡妻韦丛之作。诗人运用「索物以托情」的比兴手法,以精警的词句,赞美了夫妻之间的恩爱,表达了对韦丛的忠贞与怀念之情。
沛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话的意思: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
沛沛以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隐喻爱情之深广笃厚,见过大海、巫山,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除了诗人所念、钟爱的女子,再也没有能使我动情的女子了。诗人的这个「心上人」,据说是双文,即诗人所写传奇《莺莺传》中莺莺的原型,诗人因双文出身寒门而抛弃她后,有八九年「不向花回顾」(《梦游春七十韵》)。又有人说此诗是为悼念亡妻韦丛而作,韦丛出身高门,美丽贤慧,二十七岁早逝后,诗人曾表示誓不再娶(《遣悲怀·之三》)。两句诗化用典故,取譬极高。前句典出《孟子·尽心上》「观于海者难为水」;后句典出宋玉《高唐赋序》「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后人引用这两句诗,多喻指对爱情的忠诚,说明非伊莫属、爱不另与。这两句诗还简缩为成语「曾经沧海」,还可比喻曾经经历过很大的场面,眼界开阔,见多识广,对比较平常的事物不放在眼里。
《离思五首》
沛沛【其一】
沛沛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漫篸绿丝丛。
沛沛须臾日射胭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
沛沛【其二】
沛沛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
沛沛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
沛沛【其三】
沛沛红罗著压逐时新,吉了花纱嫩曲尘。
沛沛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纰缦最宜人。
沛沛【其四】
沛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沛沛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沛沛【其五】
沛沛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
沛沛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
沛沛【其一】
沛沛爱在早晨的镜子里欣赏残妆,钗环插满在发丝丛中。
沛沛不一会儿初升的太阳照在抹了胭脂的脸颊上,仿佛一朵红花苏醒绽放又仿佛要化开了一般。
沛沛【其二】
沛沛山泉绕着街道缓缓流去,万树桃花掩映着小楼。
沛沛我在楼上悠闲地翻看道教书籍慵懒着没有起身,隔着水晶帘看你在妆台前梳头。
沛沛【其三】
沛沛著压的红罗总是追逐时髦新颖的花样,绣着秦吉了花纹的纱布染着酒曲一样的嫩色。
沛沛你说不要首先嫌布料的材质太薄弱,稍微有些经纬稀疏的帛才是最宜人的。
沛沛【其四】
沛沛曾经领略过苍茫的大海,就觉得别处的水相形见绌;曾经领略过巫山的云霭,就觉得别处的云黯然失色。
沛沛即使身处万花丛中,我也懒于回头一望,这也许是因为修道,也许是因为你的缘故吧。
沛沛【其五】
沛沛当时百花齐放,我却偏偏摘了朵白色的梨花送给你这个皮肤洁白如玉的女子。
沛沛如今我就像那两三棵树一样静静地站在江边,可怜只有一树绿叶和我一起度过残春。
沛沛《离思五首》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组悼亡绝句。诗人运用「索物以托情」的比兴手法,以精警的词句,赞美了夫妻之间的恩爱,抒写了诗人对亡妻韦丛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刻骨的思念。
沛沛【其一】
沛沛其一是回忆情人晓镜中残妆慵懒的可人情态。诗人同韦丛结婚,二人恩爱无比,这首诗是「思」情人一夜恩爱晓起后残妆慵懒的动人情态。诗人不直接去抒写,而是「自爱残妆晓镜中」的情人,残妆晓镜中的她,钗环参差不齐,绿色丝缕丛杂不整。很快日出东方映照面颊红如一朵胭脂,脸庞肌肤红润柔腻好像要立即融化消溶一样,给读者展示了一幅明丽动人娇媚的风姿。
沛沛【其二】
沛沛元稹这首诗的一、二句,也给人以超凡绝尘之感。碧山清泉漫流,万树桃花掩映,已非崔护《题都城南庄》「人面桃花」小家碧玉,楼中丽人定是美艳绝伦的仙姝无疑。置景由远及近,敷色自浅人深,焦点渐次凸现,为人物登场设置了悬念及具体环境氛围。诗是有声的画,画是无声的诗。如果两者与规定戏剧情景浑融,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绝佳艺术效果。
沛沛三、四两句推出人物,工笔细描闺中「画眉」故事,对照着笔,角度则从一方眼中写出,此亦有助于丰富潜在的戏剧因素与人物心理层次。「闲读道书慵未起」,「道书」不管是致用明道的儒家经籍,或是羽客仙心的方外秘篆,「闲」字传神地刻画了心不在焉的可笑情态,是一层深曲对比;「慵」既描述一方眼中的楚楚可怜,又流露无限呵护挚爱深情,是二层深曲对比;风光旖旎的闺房之乐出以如此潇洒高雅笔致,是三层深曲对比。「水晶帘下看梳头」也有许多曲折:水晶帘与美人妆,一层;情人眼里看与被看,又一层;好景不长,水月镜花,则更深一层。苏轼《江城子》词云:「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同样以「乐境写悲哀」,同样表现对亡妻死生不渝的深长思念,同样打破并浓缩了时空界限。所不同的是,苏词托之以梦,入而即出,「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元诗则沉浸一往情深的回忆,仿佛在银幕「定格」,痴看而竟不知所以了。水晶帘下看梳头」感性的神往,都能引导读者走向真善美诗境,从而具有普遍的道德价值与美学意义。
沛沛【其三】
沛沛这首诗运用了暗喻的手法,首二句写著压的红罗总是追逐新颖的花样,就好像别的女子总是一个比一个动人。绣着秦吉了花纹的轻纱染上了迷人的酒曲一样的嫩色,你不要说纱太薄,因为只有这样的纱才是最好的。正是因为亡妻韦丛典雅淡泊,贤惠端庄,诗人才把她比作经纬稀疏的纱布才是最好的,这固然是元稹对妻子的偏爱之词。却也只有深情者才能才能表现出这种天长地久的真挚。
沛沛【其四】
沛沛这首诗最突出的特色,就是采用巧比曲喻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已经失去的心上人的深深恋情。它接连用水、用云、用花比人,写得曲折委婉,含而不露,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沛沛首二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沧海无比深广,因而使别处的水相形见绌。巫山有朝云峰,下临长江,云蒸霞蔚。据宋玉《高唐赋序》说,其云为神女所化,上属于天,下入于渊,茂如松榯,美若娇姬。因而,相形之下,别处的云就黯然失色了。「沧海」、「巫山」,是世间至大至美的形象,诗人引以为喻,从字面上看是说经历过「沧海」、「巫山」,对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实则是用来隐喻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有如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其深广和美好是世间无与伦比的,因而除爱妻之外,再没有能使自己动情的女子了。
沛沛「难为水」、「不是云」,这固然是元稹对妻子的偏爱之词,但像他们那样的夫妻感情,也确乎是很少有的。元稹在《遣悲怀》诗中有生动描述。因而第三句说自己信步经过「花丛」,懒于顾视,表示他对女色绝无眷恋之心了。
沛沛第四句即承上说明「懒回顾」的原因。元稹生平「身委《逍遥篇》,心付《头陀经》」(白居易《和答诗十首》赞元稹语),是尊佛奉道的。另外,这里的「修道」,也可以理解为专心于品德学问的修养。然而,尊佛奉道也好,修身治学也好,对元稹来说,都不过是心失所爱、悲伤无法解脱的一种感情上的寄托。「半缘修道」和「半缘君」所表达的忧思之情是一致的,而且,说「半缘修道」更觉含意深沉。
沛沛【其五】
沛沛「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春天里百花齐放,诗人偏偏摘了朵白色的梨花送与自己的妻子,那个皮肤洁白如玉的女子。春天百花争奇斗艳,诗人摘了梨花,不就是因为自己的妻子不像其她女色,不仅贤惠端庄、通晓诗文,更重要的是出身富贵,却不好富贵,不慕虚荣,就好像那洁白的梨花,静静地在枝头绽放。可是,妻子已经过世,满树的梨花凋谢了,只剩下绿叶,孤零零地度过残春。诗人把运用比喻的手法,把梨花比作妻子,自己比作绿叶,抒发了对亡妻的无尽怀念。
《织妇词》
沛沛织妇何太忙,蚕经三卧行欲老。
沛沛蚕神女圣早成丝,今年丝税抽徵早。
沛沛早徵非是官人恶,去岁官家事戎索。
沛沛征人战苦束刀疮,主将勋高换罗幕。
沛沛缫丝织帛犹努力,变缉撩机苦难织。
沛沛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
沛沛檐前袅袅游丝上,上有蜘蛛巧来往。
沛沛羡他虫豸解缘天,能向虚空织罗网。
沛沛织妇为什么忙呢,原来蚕种三卧之后就要老了。
沛沛织妇们诚心祷告蚕神保佑蚕儿早点出丝,因为今年官家要提前抽徵丝税。
沛沛今年提前徵税并不是因为官员横征暴敛,而是去年发动了战争。
沛沛打仗艰苦,丝织品可供伤兵包扎伤口,也可制成丝罗帐幕赏给军功赫赫的将军。
沛沛一般的缫丝织作本来已够费力的了,织有花纹的绫罗更是难上加难。拨动织机、变动丝缕,在织品上挑出花纹极为不易,需要很高的工艺水平。
沛沛培养挑纹能手实为不易,竟有巧女因手艺出众为娘家羁留而贻误青春。在檐前飘动的丝网上,蜘蛛来回爬动。
沛沛羡慕这小虫儿纯出天性,可以自由编制罗网啊!
沛沛《织妇词》是唐代诗人元稹的诗作。此诗以荆州首府江陵为背景,描写织妇被剥削被奴役的痛苦。其中“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两句,说的是为了不泄露“挑纹”绝活,竟然发生了使两个女儿终老于家不得嫁人的悲剧。
沛沛此诗作于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为《乐府古题》十九首之一。诗序申论了作者反对“沿袭古题,唱和重复”的流弊的立场,主张运用古题“全无古义”,或“颇同古意,全创新词”。因此,这些诗与新乐府创作精神并无二致。
沛沛唐代纺织业极为发达,荆、扬、宣、益等州均设置专门机构,监造织作,徵收捐税。此诗江陵为背景,描写织妇的痛苦。诗四句一换韵,意随韵转,诗意可分四层。“织妇何太忙”四句,写早在织作之前,织妇就已忙碌心焦了。诗以问答开端,织妇为什么忙呢,蚕儿还未吐丝啊。原来封建时代以自然经济为主,织妇往往就是蚕妇,在“蚕经三卧行欲老”(四眠后即上簇结茧)之际,她就得忙着备料以供结茧之用,此后便是煮茧缫丝,辛苦不在织作之下。这可说是摄神于题前了。古代传说黄帝妃嫘祖是第一个发明养蚕抽丝的人,民间奉之为蚕神,诗中称“蚕神女圣”。“蚕神女圣早成丝,今年丝税抽徵早”两句通过织妇口气,祷告蚕神保佑蚕儿早点出丝,因为这一年官家要提前抽徵丝税。用人物口气代替客观叙事,则“织妇”之情态呈现,她是那样辛勤劳作,却毫无怨言,虔诚敬奉神灵,听命官家。这一中国古代农家妇女形象是十分典型的。
沛沛“早徵非是官人恶”四句,补叙提前徵税的原因:原来是因为上年即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发动了讨伐淮西吴元济的战争,军需开支很大(“戎索”本义为戎法,引申为战事),战争的沉重负荷,自然要转嫁到老百姓头上。而丝织品又直接是军需物资。作为医疗用品它可供“征人战苦束刀疮”;作为赏赐品,则可与“将军勋高换罗幕”。这些似乎都是天经地义,不可怨艾的事。“早徵非是官人恶”一句,表现出普通百姓的忠诚、善良、任劳任怨和对命运的无可奈何。
沛沛“缫丝织帛犹努力”四句才是正写织作之苦。在“织妇”的行列中,诗人特别推出了专业织锦户。她们专织花样新奇的高级彩锦,贡入京城,以满足统治者奢侈享乐的需要。一般的“缫丝织作”本来已够费力的了,织有花纹的绫罗更是难上加难。正是“缭绫织成费功绩,莫比寻常缯与帛。丝细缫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白居易《缭绫》)“变缉撩机苦难织”与此意同,谓拨动织机、变动丝缕,在织品上挑出花纹极为不易。这是需要很高工艺水平。由于培养挑纹能手不易,当时竟有巧女因手艺出众为娘家羁留贻误青春者。诗人写道:“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又自注云:“予掾荆(任江陵士曹参军)时,目击贡绫户有终老不嫁之女。”织女为材所累,大误终身,内心的悲切难以言喻。前代乐府即有“老女不嫁,蹋地唤天”之说,那实是生活中一大悲剧。诗人于此着墨不多,却力透纸背。
沛沛最后四句闲中着色,谓织妇面对窗牖,竟倾慕檐前结网的蜘蛛。在织妇看来,这小虫的织网,纯出天性,无催逼之虞,无租税之苦,比织户生活胜过百倍。本来生灵之中,虫贱人贵,今贱者反贵,贵者反贱,足见人不如虫。诗人由抽丝织作而联想到昆虫中的织罗者,显得自然而巧妙。
沛沛《织妇词》全篇仅一百一十字,却由于层次丰富,语言简练,显得义蕴深厚,十分耐读。虽然属于“古题”,却合于白居易对新乐府的要求。即“首句标其目”,开宗明义;“其辞质而径”,见者易谕;“其事核而实”,采者传信;“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郭茂倩《乐府诗集》说:“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尝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因此,他将“寓意古题,美刺见(现)事”和“即事名篇,无复依傍”这两类乐府,皆归之于“新乐府辞”,并不止限于“新题”。元稹及其他诗人的《织妇词》,与杜甫的《兵车行》等,同类并列,均属新乐府。
《菊花》
沛沛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沛沛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沛沛丛丛秋菊围绕房舍,好似到了陶潜的故居。围绕篱笆观赏菊花,不知感觉太阳西斜。并非我特别偏爱菊花,只是秋菊谢后,再也无花可赏。
沛沛全诗描绘了菊花的情态,表达了对菊花的喜爱。语言淡雅朴素,饶有韵味。
沛沛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其爱菊之名,无人不晓,而菊花也逐渐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之象征。历代文人墨客爱菊者不乏其人,其中咏菊者也时有佳作。中唐诗人元稹的七绝《菊花》便是其中较有情韵的一首。
沛沛第一句“秋丛绕舍似陶家”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如陶渊明家之感。诗人将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可见秋菊之多,花开之盛。这么多美丽的菊花,让人心情愉悦。
沛沛第二句“遍绕篱边日渐斜”表现了诗人专注地看花的情形。第二句中的“绕”字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表现了诗人赏菊时悠闲的情态。诗人被菊花深深吸引住了,其爱菊之情,似较五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遍绕”“日渐斜”,把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情态和诗人对菊花的由衷喜爱真切地表现了出来,字里行间充满了喜悦的心情。前两句短短的十四个字,有景、有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面。
沛沛三四两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点明了诗人爱菊的原因。这两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转,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菊花。时至深秋,百花尽谢,唯有菊花能凌风霜而不凋,独立支持,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机。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这四季中最后开放的菊花使他忘情,爱不能舍了。诗人从菊花凋谢最晚这个角度出发,写出了自己独特的爱菊花的理由。其中也暗含了对菊花历尽寒冷最后凋零的坚强品格的赞美之情。中国古典诗词常借物咏怀喻志,如屈原的《桔颂》,陈子昂的《感遇》,都是范例。元稹《菊花》一诗赞菊花高洁的操守、坚强的品格,也是这种写作手法,寓有深意。
沛沛这首七言绝句诗,虽然写的是咏菊这个寻常的题材,但用笔巧妙,别具一格,诗人独特的爱菊花理由新颖自然,不落俗套,并且发人思考。诗人没有正面写菊花,却通过爱菊,侧面烘托它的优秀品格,美妙灵动,意趣盎然。该诗取陶诗的意境,且也以淡雅朴素的语言吟咏,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蕴藉之至;而是在描绘具象之后,以自述的方式道出爱菊之由而又不一语说尽,留下了想象空间去回味咀嚼,这就增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
《行宫》
沛沛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沛沛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沛沛空旷冷落的古旧行宫,只有宫花寂寞地艳红。
沛沛几个满头白发的宫女,闲坐无事谈论唐玄宗。
沛沛这是一首抒发盛衰之感的诗。首句点明地点:古行宫;二句暗示时间:红花盛开之季;三句介绍人物;白头宫女;四句描绘动作:闲坐说玄宗。构筑了一幅完整动人的图画。当年花容月貌,娇姿艳质,辗转落入宫中,寂寞幽怨;如今青春消逝,红颜憔悴;闲坐无聊,只有谈论已往。此情此景,好不凄绝!
沛沛元稹的这首《行宫》是一首抒发盛衰之感的诗,这首短小精悍的五绝具有深邃的意境,富有隽永的诗味,倾诉了宫女无穷的哀怨之情,寄托了诗人深沉的盛衰之感。
沛沛从诗的内容上看,理解这首诗的关键在末尾一句“闲坐说玄宗”。说者前句已经点明是“白头宫女”,时间地点则是在荒凉冷寞的古行宫,红花盛开,正是一年春好处之时。从天宝至贞元,过了半个世纪左右,漫长的岁月,风雨的侵蚀,古行宫早变得荒败不堪了,而当年入宫的红颜少女,也在寂寞孤独中苦熬了几十个春秋,如今早已是白发苍颜了。她们的青春在此葬送,她们悲怨的泪水在此流淌,她们面对着怒放的红花在感叹嘘唏。透过纯朴的字面,我们分明听到了她们痛苦的心音。白居易《上阳白发人》写道:“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身。”白诗直截了当地道出了年老宫女的幽怨,元诗则点染寥落的环境,以红色宫花和白头宫女相互衬托的笔法,通过形象对比来揭示宫女的悲惨生活和心理活动。二诗相比,一具体,一概括,一以感情的热烈淋漓见长,一以境界的深沉隽永取胜。 这里,寥落古行宫中的白头宫女,还是唐玄宗时代历史的见证人。唐玄宗在其继位后期,宠幸杨贵妃,终日沉溺在淫乐酒色之中,把政务全部委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朝纲紊乱,谄佞当道,终于酿成安史之乱。乱后,玄宗被迫退位,赫赫不可一世的大唐王朝亦从此一蹶不振,日益走向下坡路。白居易在《长恨歌》里曾深致感慨说:“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四句诗,已形象地概括出玄宗昏愦好色与亡国致乱的历史因由,其讽刺与揭露是十分深刻的。元稹这首短诗当然不可能象白诗那样铺张扬厉,极尽渲染之能事,他只能采取对照、暗示点染等方法,把这一段轰轰烈烈的历史高度浓缩,加以典型化的处理,从而让人回味咀嚼。寥落的古行宫,那在寂寞之中随岁月更替而自生自落的宫花,那红颜少女的变为白发老人,都深深地带有时代盛衰迁移的痕迹。白头宫女亲历开元、天宝之世,本身就是历史的见证人,“闲坐说玄宗”的由治而乱。这本是诗篇主旨所在,也是诗人认为应引以为戒的地方,却以貌似悠闲实则深沉的笔调加以表现,语少意多,有无穷之味。
沛沛从表现手法上来看,诗人塑造意境,艺术上主要运用了两种表现手法。一是以少总多。这首诗具有举一而反三,字少而意多的特点。四句诗,首句指明地点,是一座空虚冷落的古行宫;次句暗示环境和时间,宫中红花盛开,正当春天季节;三句交代人物,几个白头宫女,与末句联系起来推想,可知是玄宗天宝末年进宫而幸存下来的老宫人;末句描写动作,宫女们正闲坐回忆、谈论天宝遗事。二十个字,地点、时间、人物、动作,全都表现出来了,构成了一幅非常生动的画面。这个画面触发读者联翩的浮想:宫女们年轻时都是月貌花容,娇姿艳质,这些美丽的宫女被禁闭在这冷落的古行宫之中,成日价寂寞无聊,看着宫花,花开花落,年复一年,青春消逝,红颜憔悴,白发频添,如此被摧残,往事不堪重省。然而,她们被禁闭冷宫,与世隔绝,别无话题,却只能回顾天宝时代玄宗遗事,此景此情,令人凄绝。“寥落”、“寂寞”、“闲坐”,既描绘当时的情景,也反映诗人的倾向。凄凉的身世,哀怨的情怀,盛衰的感慨,二十个字描绘出生动的画面,表现出深刻的意思。
沛沛另一个表现手法是以乐景写哀情。我国古典诗歌,其所写景物,有时从对立面的角度反衬心理,利用忧思愁苦的心情同良辰美景气氛之间的矛盾,以乐景写哀情,却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这首诗也运用了这一手法。诗所要表现的是凄凉哀怨的心境,但却着意描绘红艳的宫花。红花一般是表现热闹场面,烘托欢乐情绪的,但在这里却起了很重要的反衬作用:盛开的红花和寥落的行宫相映衬,加强了时移世迁的盛衰之感;春天的红花和宫女的白发相映衬,表现了红颜易老的人生感慨;红花美景与凄寂心境相映衬,突出了宫女被禁闭的哀怨情绪。红花,在这里起了很大的作用。这都是利用好景致与恶心情的矛盾,来突出中心思想,即王夫之《姜斋诗话》所谓“以乐景写哀”,一倍增其哀。白居易《上阳白发人》“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也可以说是以乐写哀。不过白居易的写法直接揭示了乐景写哀情的矛盾,而元稹《行宫》则是以乐景作比较含蓄的反衬,显得更有余味。
沛沛这首绝句语言平实,但很有概括力,精警动人,也很含蓄,给人以想象的天地,历史沧桑之感尽在不言之中,寓意深刻,自来评价很高。王建的《宫词》,白居易的《长恨歌》,元稹的《连昌宫词》,都是长达千字左右的宏篇巨制,详尽地描述了唐玄宗时代治乱兴衰的历史过程,感叹兴亡。总结教训,内容广博而深刻。元稹这首小诗总共不过二十个字,能入选《唐诗三百首》,与这些长篇巨作比美,可谓短小精悍,字字珠玑。
《赋得九月尽》
沛沛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
沛沛玄阴迎落日,凉魄尽残钩。
沛沛半夜灰移琯,明朝帝御裘。
沛沛潘安过今夕,休咏赋中愁。
沛沛
《遣悲怀(其一)》
沛沛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沛沛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沛沛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沛沛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沛沛你如同谢公最受偏爱的女儿,嫁给我这个贫士事事不顺利。
沛沛你见我没有衣衫就在箱子找,你拔下金钗因我相求而买酒。
沛沛你用野蔬充饥却说食物甘美,你用落叶作薪你用枯枝做炊。
沛沛如今我高官厚禄你却离人间,为你寄点延请僧道超度士灵。
沛沛此诗为《遣悲怀》组诗的第一首,追忆妻子生前的艰苦处境和夫妻情爱,并抒写自己的抱憾之情。一、二句引用典故,以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的侄女谢道韫借指韦氏,以战国时齐国的贫士黔娄自喻,其中含有对方屈身下嫁的意思。「百事乖」,任何事都不顺遂,这是对韦氏婚后七年间艰苦生活的简括,用以领起中间四句。「泥」,软缠。「长藿」,长长的豆叶。中间这四句是说:看到我没有可替换的衣服,就翻箱倒柜去搜寻;我身边没钱,死乞活赖地缠她买酒,她就拔下头上金钗去换钱。平常家里只能用豆叶之类的野菜充饥,她却吃得很香甜;没有柴烧,她便靠老槐树飘落的枯叶以作薪炊。这几句用笔干净,既写出了婚后「百事乖」的艰难处境,又能传神写照,活画出贤妻的形象。这四个叙述句,句句浸透着诗人对妻子的赞叹与怀念的深情。末两句,仿佛诗人从出神的追忆状态中突然惊觉,发出无限抱憾之情:而今自己虽然享受厚俸,却再也不能与爱妻一道共享荣华富贵,只能用祭奠与延请僧道超度亡灵的办法来寄托自己的情思。「复」,写出这类悼念活动的频繁。这两句,出语虽然平和,内心深处却是极其凄苦的。
沛沛此诗追忆妻子生前的艰苦处境和夫妻情爱,并抒写自己的抱憾之情。一、二句引用典故,以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的侄女谢道韫借指韦氏,以战国时齐国的贫士黔娄自喻,其中含有对方屈身下嫁的意思。「百事乖」,任何事都不顺遂,这是对韦氏婚后七年间艰苦生活的简括,用以领起中间四句。「泥」,软缠。「长藿」,长长的豆叶。中间这四句是说:看到我没有可替换的衣服,就翻箱倒柜去搜寻;我身边没钱,死乞活赖地缠她买酒,她就拔下头上金钗去换钱。平常家里只能用豆叶之类的野菜充饥,她却吃得很香甜;没有柴烧,她便靠老槐树飘落的枯叶以作薪炊。这几句用笔干净,既写出了婚后「百事乖」的艰难处境,又能传神写照,活画出贤妻的形象。这四个叙述句,句句浸透着诗人对妻子的赞叹与怀念的深情。末两句,彷彿诗人从出神的追忆状态中突然惊觉,发出无限抱憾之情:而今自己虽然享受厚俸,却再也不能与爱妻一道共享荣华富贵,只能用祭奠与延请僧道超度亡灵的办法来寄托自己的情思。「复」,写出这类悼念活动的频繁。这两句,出语虽然平和,内心深处却是极其凄苦的。
《遣悲怀(其三)》
沛沛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沛沛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沛沛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沛沛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沛沛闲坐无事为你悲伤为我感叹,人生短暂百年时间又多长呢!
沛沛邓攸没有后代是命运的安排,潘岳悼念亡妻只是徒然悲鸣。
沛沛即使能合葬也无法倾诉衷情,来世结缘是多么虚幻的企望。
沛沛只能睁着双眼整夜把你思念,报答你平生不得伸展的双眉。
沛沛此诗为《遣悲怀》组诗的第三首。由妻子的早逝,想到了人寿的有限。人生百年,也没有多长时间。诗中引用了邓攸、潘岳两个典故。邓攸心地如此善良,却终身无子,这就是命运的安排。潘岳《悼亡诗》写得再好,对于死者来说,也没有什么意义,等于白费笔墨。诗人以邓攸、潘岳自喻,故作达观无谓之词,却透露出无子、丧妻的深沉悲哀。接着从绝望中转出希望来,寄希望于死后夫妇同葬和来生再作夫妻。但是,再冷静思量:这仅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幻想,更是难以指望的,因而更为绝望:死者已矣,过去的一切永远无法补偿了!诗情愈转愈悲,不能自已,最后逼出一个无可奈何的办法:「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诗人仿佛在对妻子表白自己的心迹:我将永远永远地想着你,要以终夜「开眼」来报答你的「平生未展眉」。真是痴情缠绵,哀痛欲绝。
沛沛由妻子的早逝,诗人想到了人寿的有限。人生百年,也没有多长时间。诗中引用了邓攸、潘岳两个典故。邓攸心地如此善良,却终身无子,这就是命运的安排。潘岳《悼亡诗》写得再好,对于死者来说,也没有什么意义,等于白费笔墨。诗人以邓攸、潘岳自喻,故作达观无谓之词,却透露出无子、丧妻的深沉悲哀。接着从绝望中转出希望来,寄希望于死后夫妇同葬和来生再作夫妻。但是,再冷静思量:这仅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幻想,更是难以指望的,因而更为绝望:死者已矣,过去的一切永远无法补偿了!诗情愈转愈悲,不能自已,最后逼出一个无可奈何的办法:「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诗人仿佛在对妻子表白自己的心迹:我将永远永远地想着你,要以终夜「开眼」来报答你的「平生未展眉」。真是痴情缠绵,哀痛欲绝。
《遣悲怀(其二)》
沛沛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沛沛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沛沛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沛沛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沛沛往昔曾经戏言我们身后的安排,如今都按你所说的展现在眼前。
沛沛你穿过的衣裳已经快施舍完了,你的针线盒我珍存着不忍打开。
沛沛因怀念你我对婢仆也格外怜爱,多次梦到你我便为你焚纸烧钱。
沛沛谁不知夫妻永诀人人都会伤怀,想起许多往事令人极度地伤悲。
沛沛此诗为《遣悲怀》组诗的第二首,主要写妻子死后的“百事哀”。诗人写了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哀思的几件事。人已仙逝,而遗物犹在。为了避免见物思人,便将妻子穿过的衣裳施舍出去;将妻子做过的针线活仍然原封不动地保存起来,不忍打开。诗人想用这种消极的办法封存起对往事的记忆,而这种做法本身恰好证明他无法摆脱对妻子的思念。还有,每当看到妻子身边的婢仆,也引起自己的哀思,因而对婢仆也平添一种哀怜的感情。白天事事触景伤情,夜晚梦魂飞越冥界相寻。梦中送钱,似乎荒唐,却是一片感人的痴情。苦了一辈子的妻子去世了,如今生活在富贵中的丈夫不忘旧日恩爱,除了“营奠复营斋”以外,已经不能为妻子做些什么了。于是积想成梦,出现送钱给妻子的梦境。末两句,从“诚知此恨人人有”的泛说,落到“贫贱夫妻百事哀”的特指上。夫妻死别,固然是人所不免的,但对于同贫贱共患难的夫妻来说,一旦永诀,是更为悲哀的。末句从上一句泛说推进一层,着力写出自身丧偶不同于一般的悲痛感情。
沛沛此诗主要写妻子死后的“百事哀”。诗人写了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哀思的几件事。人已仙逝,而遗物犹在。为了避免见物思人,便将妻子穿过的衣裳施舍出去;将妻子做过的针线活仍然原封不动地保存起来,不忍打开。诗人想用这种消极的办法封存起对往事的记忆,而这种做法本身恰好证明他无法摆脱对妻子的思念。还有,每当看到妻子身边的婢仆,也引起自己的哀思,因而对婢仆也平添一种哀怜的感情。白天事事触景伤情,夜晚梦魂飞越冥界相寻。梦中送钱,似乎荒唐,却是一片感人的痴情。苦了一辈子的妻子去世了,如今生活在富贵中的丈夫不忘旧日恩爱,除了“营奠复营斋”以外,已经不能为妻子做些什么了。于是积想成梦,出现送钱给妻子的梦境。末两句,从“诚知此恨人人有”的泛说,落到“贫贱夫妻百事哀”的特指上。夫妻死别,固然是人所不免的,但对于同贫贱共患难的夫妻来说,一旦永诀,是更为悲哀的。末句从上一句泛说推进一层,着力写出自身丧偶不同于一般的悲痛感情。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沛沛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沛沛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沛沛灯火将熄一片昏暗物影在摇漾,今晚忽然听说你被贬谪到九江。
沛沛大病中我惊得蓦然从床上坐起,阴沉的风雨吹入了寒冷的门窗。
沛沛这首诗创作于作者得知白居易遭贬之后。此诗以景衬情,以景写情,叙事抒情,表现作者对白居易的一片殷殷之情。首句描写了自己所处之阴暗的背景,衬托出被贬谪有处于病中的作者心境的凄凉和痛苦;次句点明题意;第三句写当听说白居易被贬的消息时的情景,表现了诸多的意味;末句,凄凉的景色与凄凉的心境融恰为一,情调悲怆。全诗表达了作者知道好友被贬后极度震惊和心中的悲凉。
沛沛此诗的中间两句是叙事言情,表现了作者在乍一听到这个不幸消息时的陡然一惊,语言朴实而感情强烈。诗的首尾两句是写景,形象地描绘了周围景物的暗淡凄凉,感情浓郁而深厚。
沛沛元稹贬谪他乡,又身患重病,心境本来就不佳。此时忽然听到挚友也蒙冤被贬,内心更是极度震惊,万般怨苦,满腹愁思一齐涌上心头。以这种悲凉的心境观景,一切景物也都变得阴沉昏暗了。于是,看到“灯”,觉得是失去光焰的“残灯”;连灯的阴影,也变成了“幢幢”——昏暗的摇曳不定的样子。“风”,本来是无所谓明暗的,而今却成了“暗风”。“窗”,本来无所谓寒热的,而今也成了“寒窗”。只因有了情的移入,情的照射,情的渗透,连风、雨、灯、窗都变得又“残”又“暗”又“寒”了。“残灯无焰影幢幢”、“暗风吹雨入寒窗”两句,既是景语,又是情语,是以哀景抒哀情,情与景融会一体、“妙合无垠”。
沛沛诗中“垂死病中惊坐起”一语,是传神之笔。白居易曾写有两句诗:“枕上忽惊起,颠倒着衣裳”,这是白居易在元稹初遭贬谪、前往江陵上任时写的,表现了他听到送信人敲门,迫不及待地想看到元稹来信的情状,十分传神。元稹此句也是如此。其中的“惊”,写出了“情”──当时震惊的感情;其中的“坐起”,则写出了“状”──当时震惊的模样。如果只写“情”不写“状”,不是“惊坐起”而是“吃一惊”,那恐怕就神气索然了。而“惊坐起”三字,正是惟妙惟肖地摹写出作者当时陡然一惊的神态。再加上“垂死病中”,进一步加强了感情的深度,使诗句也更加传神。既曰“垂死病中”,那么,“坐起”自然是很困难的。然而,作者却惊得“坐起”了,这样表明:震惊之巨,无异针刺;休戚相关,感同身受。元、白二人友谊之深,于此清晰可见。
沛沛按照常规,在“垂死病中惊坐起”这句诗后,大概要来一句实写,表现“惊”的具体内涵。然而作者却偏偏来了个写景的诗句:“暗风吹雨入寒窗”。这样,“惊”的具体内涵就蕴含于景语之中,成为深藏不露、含蓄不尽的了。作者对白氏被贬一事究竟是惋惜,是愤懑,还是悲痛,全都没有说破,全都留给读者去领悟、想象和玩味了。
沛沛元稹这首诗所写的,只是听说好友被贬而陡然一惊的片刻,这无疑是一个“有包孕的片刻”,也就是说,是有千言万语和多种情绪涌上心头的片刻,是有巨大的蓄积和容量的片刻。作者写了这个“惊”的片刻而又对“惊”的内蕴不予点破,这就使全诗含蓄蕴藉,情深意浓,诗味隽永,耐人咀嚼。
沛沛元稹把他这首诗寄到江州以后,白居易读了非常感动。后来他在《与元微之书》中说:“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像这样一首情景交融、形神俱肖、含蓄不尽、富有包孕的好诗,它是有很强的艺术魅力的。别人读了尚且会受到艺术感染,何况当事人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