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沛张巡,唐朝著名将领,安史之乱时期的著名英雄,史称张中丞、尪公,祖籍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生于邓州南阳(今河南邓州南阳市彭桥镇北张)。唐玄宗开元末年(公元741年),中进士,初仕太子通事舍人,後出任清河(今河北清河)县令,其任内治绩优良,期满召回长安。值杨国忠当权,因拒附权贵,调授真源(今河南鹿邑)县令。天宝十五年(公元755年),起兵守雍丘(今河南杞县),抵抗安史之乱的燕军。至德二载(公元757年),移守睢阳(今河南商丘),与太守许远以数千兵力,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苦守雍丘、睢阳二孤城近两年,前後交战四百馀次,重创叛军,沮遏贼势,以蔽江淮而全东南。终因粮草耗尽、士卒死伤殆尽而城破,被俘後骂贼赴义。唐肃宗追赠扬州大都督,封邓国公。唐宣宗大中二年(公元848年),绘张巡画像置于凌烟阁。至明清时,得以从祀历代帝王庙,享皇家祭祀。
《守睢阳作》
沛沛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
沛沛合围侔月晕,分守若鱼丽。
沛沛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挥。
沛沛裹疮犹出阵,饮血更登陴。
沛沛忠信应难敌,坚贞谅不移。
沛沛无人报天子,心计欲何施。
沛沛与叛军的交战从春天一直持续到现在,战斗十分艰苦,四顾无援,睢阳已成为一座空城,日渐艰危。叛军重重围困睢阳的态势,就像月亮周围的晕圈一样,围了一层又一层,守军则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布成像鱼丽那样的阵法,抵御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守城军民同仇敌忾,多次击退了敌人的进攻,指挥官站在城头亲冒矢石,不时地挥动旗帜指挥军民作战。受伤的将士包扎好伤口,又重新回到了战场上,守城官兵浴血奋战,愈战愈勇。将领忠心报国,又能取信于士兵,应该是不可战胜的,坚贞不屈与敌战斗到底的意志决不会改变。我和将士们苦战守城,战况危急,却无人上报天子,虽有破敌的谋略,却无法得以实现。
沛沛《守睢阳作》是唐代将领张巡在安史之乱时期创作的一首排律。此诗生动地记录了张巡等人所领导的睢阳保卫战异常艰苦的过程,表达了将士们坚韧不拔、誓死抗击叛军的坚强决心,是作者在睢阳危急时以鲜血和生命凝成的杰作。全诗形象鲜明传神,语言简洁生动,风格慷慨壮烈,颇具英雄之气。
沛沛《守睢阳作》是张巡困守睢阳孤城时苦战的记录。开头二句「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落笔点题,写出了睢阳保卫战的时日已久和所面临的危机。
沛沛战斗从春天开始,一个「苦」字包含了爱国将士无数含辛茹苦的经历。「孤城」二字,写出了睢阳孤立无援的处境;「日渐」二字,写出了睢阳危机的步步逼近;一个「危」字,惊心动魄。这说明,诗人不以漫长的「春来苦」为苦,而以睢阳这战略要地的「日渐危」为忧,诗人忧国忧民,置生死度外的满腔爱国情怀就清晰可见了。
沛沛「合围侔月晕,分守若鱼丽」二句,说明敌我双方攻守的阵势。敌人的包围圈步步缩小,如同「月晕」之箍月一般,水泄不通,这就愈显出了上文中的「孤城」之孤;而唐在城墙上以五人为伍分兵警戒,如同平地对垒的鱼丽阵容一样严整,这就透露出唐军广大将士众志成城,齐心卫国的战斗韧性,也说明了诗人作为统帅临危不惧,治军有方。
沛沛「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挥」,承接上文,写诗人对叛军的刻骨仇恨和指挥从容自若。「屡」字表明了敌人进攻的频繁,「厌」字则入木三分地绘出了诗人对叛军的义愤之情。张巡在《谢加金吾表》中曾向唐肃宗李亨汇报「臣被围四十七日,凡一千八百余战,当臣效命之时,是贼灭亡之日。」四十七日内就有那么多场战斗;是日经年,其战斗次数之多就可想而知了。面对如此频繁的战斗,想到睢阳保卫战在全局的重要位置,诗人心中分外自豪,「时将白羽挥」五字是一洗战斗的血腥之气,传神地描绘出了诗人那仿佛诸葛亮羽扇纶巾,「指麾三军,皆从其进止」(《三国志》)般的儒将风度。
沛沛「裹疮犹出阵,饮血更登陴」二句,主要是为唐军广大将士雕像。「疮」字表示伤口决非新创,表明战事的艰苦卓绝,旧创未好又添新伤,「裹」字表明了将士不顾伤痛,带伤苦战。一个「犹」字,出神入化,成功地体现了将士奋战到底的坚强毅力。「饮血」者是指重伤员,战伤痛得他们流下眼泪,但听到战斗警报,他们同样拼尽全力爬上城头矮墙,竭尽全力防守。据《通鉴·唐纪三十五》记载,至德二年七月,「诸军馈救不至,士卒消耗至一千六百人,皆饥病不堪斗,遂为贼所围,张巡乃修守具以拒之。」《通鉴·唐纪三十六》记载,同年冬十月,「城中食尽,议弃城东走。张巡、许远谋,以为睢阳江淮之保障,若弃之去,贼必乘胜长驱,是无江淮也。」为了保卫睢阳,守城兵士把可以吃的东西都吃光了。最后被迫罗雀、掘鼠、杀马。「人知必死,莫有叛者。」
沛沛「忠信应难敌,坚贞谅不移」二句,是说自己誓死报国的意志也永远不会动摇。一个「难敌」,一个「不移」,把诗人赤子爱国心给鲜明地烘托出来了。
沛沛最后两句「无人报天子,心计欲何施」,是诗人在绝境中的感叹之辞,在孤城将陷、人将殉国之际,诗人感到自己死而无怨,遗憾的只是自己振兴国家的许多想法、建议将「无人报天子」,从而也就无法实施「心计」。这最后的一笔使全诗感情达到高潮,说明诗人不但是一位视死如归的民族英雄形象,也是一位「位卑未敢忘忧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贤臣良辅的形象。
沛沛除了成功地塑造了抒情主人公的不朽形象之外,这首诗歌叙事简洁,有点有面,点面结合,重点突出,全诗十二句,除去开头两句、结尾两句之外,其余八句,每两句间均各各对偶,每副对句又都对仗工稳,自然,饶有韵致,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闻笛》
沛沛岧峣试一临,虏骑附城阴。
沛沛不辨风尘色,安知天地心?
沛沛门开边月近,战苦阵云深。
沛沛旦夕更楼上,遥闻横笛声。
沛沛试登高山了望,眼见敌骑已兵临城北。
沛沛风尘漠漠不辨颜色,哪知道兴亡天意。
沛沛营门外星月低垂,鏖战正搅得天昏地黑。
沛沛早晚更楼上,听远处横笛声声悲鸣呜咽。
沛沛此诗作于唐天宝年间,真源县令张巡在平叛之际,于围城中耳听笛音、心怀激慨所写成的一曲壮歌。
沛沛张巡于天宝中任真源县令,安禄山叛乱时,起兵戡乱,先守雍丘,后与许远共守睢阳(故城在今河南省商丘市南)。他们在异常艰难的情况下,亲率将士浴血奋战。这首诗即张巡在围城中耳听笛音、心怀激慨所写成的一曲壮歌。
沛沛首联,“岧峣”本为高峻貌,此指高峻处,即高峻的“更楼”(尾联)上。“虏骑”指安禄山叛军。“虏”本是对敌方的蔑称,古代汉人诗文也常常用以指称北方的“胡人”等少数民族。安禄山是杂种胡人,部下多是胡兵,故称之为“虏骑”,亦以明其战争的不义性质。“附”,附丽、依附、靠近。“城阴”,本为城的北面,此指城墙之下。句意:我试着登临高峻的城楼。只见安禄山叛军紧紧包围着睢阳城。
沛沛颔联,“不辨(一作‘不识’)”、“安知”云云,有两种解释:一是清人沈德认为“三四言不识风尘之愁惨,并不知天意之向背,非一开一阖语也”,据此则“不辨”与“安知”为互文见义。语意是:不去辨认风云的愁惨(“风尘色”指平叛战争的艰危形势),何必询问天心的向背,一切都不能动摇我们杀敌到底的战斗决心!二是后人认为“不辨”与“安知”连用,确是开合语法,主意是:如果我们不认识当前战事的惨苦,又怎能领会苍天在考验将士的良苦用心?因此我们要勇毅地完成大节啊!——这也是诗人自信心自强心的体现。两说都肯定了诗人不计个人安危和功业成败而抱定“坚贞自不移”、“不可为不义屈”(张巡语)的崇高气节和刚毅决心。
沛沛颈联,遥应首联而双伸展颔联进一步描绘睢阳守卫战的战略重任和战斗的艰苦情形:睢阳城门一开就贴近边境的月色啊,艰苦的杀伐气氛像乌云弥漫在阵地周围。“边月”是边疆战场的月色景象。古代中国常在边疆一带抵抗胡兵入侵,“边月”遂为相关的惯用语。“阵云”,阵地上由于激烈战斗伤亡惨重,使人感到大自然的云气也都异常紧张而危苦。事实正是如此。当时叛军在攻陷东都洛阳后,正挥戈直捣唐王朝京城长安;同时,安禄山、安庆绪都先后派大将尹子奇率军十多万连续围攻江淮地区,企图控制唐王朝经济供应的后方。睢阳是唐王朝江淮庸调的重要通道,睢阳若失,安禄山就切断了唐王朝的命脉。所以,张巡等在睢阳迎头痛击尹子奇,牵制叛军又一主力,对挫败敌人阴谋,维护江淮安全,保卫唐王朝的恢复实力,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也惟其如此,双方在睢阳的争战就十分惨烈。张巡在《谢金吾表》上曾说:“臣被围四十七日,凡一千八百余战。当臣效命之时,是贼灭亡之日”,正与此诗互为印证。据《资治通鉴》记载:睢阳被围日久,士兵不及千人,“皆饥病不堪斗”,而且“城中食尽”,最后杀马、罗雀、掘鼠而食,但“人知必死而无叛者”。诗人在另一诗中亦写道:“裹疮犹出阵,饮血更登陴!”其艰苦卓绝精神为历史所罕见。所以“战苦阵云深”乃诗家之史笔而非夸张。
沛沛结联“旦夕”本指早晚,这里复词褊义,特指深夜。“更楼”即城楼。诗人与众将士一起日夜浴血奋战,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当然已无畏惧怕苦之心,因而就能听到无地传来的横笛之音。不义战争破坏人世之美,但坚持正义而战的人真理在握,心胸坦荡,仍在创造人世之美,维护人世之美,因而也能欣赏人世之美。对比历史记载,安史叛军所到处,大肆掳掠以至“人物无遗”,对老弱妇也孺“皆以刀槊戏杀之”,可见灭绝人性之叛军使人民遭受着何等惨痛的浩劫!同时,也可见酷毒的叛军终未能完全扼杀人民的正义之声包括这“横笛”悠扬高亢的艺术美之乐声。有此结末一句,就使这首悲壮惨烈的战争之诗平添了生活的情趣而更耐人吟味。
沛沛《旧唐书》说张巡“兄弟皆以文行知名。”的确,张巡是唐代诗云上为数不多的文才与武功兼长并美的诗人之一。《全唐诗》虽仅存其诗二首,却都很有价值。即如本诗,既是悲剧时代历史风貌的艺术展现,又是诗人不朽人格的光辉写照。所以唐代韩愈、宋代计有功《唐诗纪事》、著名民族英雄文天祥、清代诗评家沈德潜等,都对张巡有过诚挚的赞颂。